“十二五”時間過半,國家能源局啟動能源“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并列出三大類、20個課題公開招標。 研究課題分重大形勢分析、重大目標和任務研究、重大專題研究三大類,從課題內容可以看出“十三五”及中長期我國能源產業面臨的形勢和亟需解決的難題。
從能源供需形勢看,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但人均能源消費僅為發達國家的1/3。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工業用能居高不下,交通和建筑用能將大幅上升。
在旺盛的能源需求下,油氣對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與此同時,我國面臨相對復雜的國際能源市場,特別是油氣市場形勢更為多變,美國頁巖氣革命等深刻影響世界能源供需格局,石油天然氣金融屬性逐漸加強,全球能源市場波動風險加劇。世界石油天然氣供需形勢及價格走勢影響“十三五”能源發展。
從國內來看,城鎮化發展帶動能源供應結構和消費結構調整,對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和能源發展提出新的要求。能源局希望研究機構定量分析城鎮化對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用能的影響,及對“十三五”期間及中長期能源消費總量和結構的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源分布不平衡,能源供需呈逆向分布特征。近年,隨著東部地區環境容量約束增強,能源使用成本不斷提高,東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以及能源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加速。
中國能源研究會政策研究中心專家認為,東、中、西部能源需求變化趨勢決定我國能源生產和輸送格局,東部電力供應能力、“西電東送”電量需求的變化則影響電力工業布局。
能源局招標課題顯示,“十三五”能源開發利用及布局面臨水資源約束(部分能源富集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大氣污染防治要求(防治壓力持續加大)、應對氣候變化減排二氧化碳的硬約束(未來排放仍將持續增長)。
對于“十三五”及中長期重大目標和任務,能源局列出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提高天然氣比重、安全高效發展核電、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能源產業轉型升級、能源消費革命和節能減排、能源國際合作等七個方面。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延續對能源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政策。“十三五”規劃將提出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以及具體實施的路徑;提出促進非化石能源發展的舉措,及工業、建筑及交通等領域提高能效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