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華電弁山風電場項目正式開工。作為浙江低風速開發領域的首次嘗試,該風電場建成后大約可提供1萬戶人家全年用電,環境和生態效益明顯。
浙江同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區域相比,風資源相對匱乏。太湖周邊區域風力基本在每秒5.5米到6米之間,小于國家風力開發每秒6米的標準。然而隨著技術進步和裝備制造業水平提高,對低風速區域發電的探索也在不斷推進中。而華電弁山風電場就是低風速風機在浙江省范圍內的首個試點,也是浙江省內6米以下低風速開發的首次嘗試。“一般是采用直徑90米左右的葉片,我們這次采用的是直徑110米的葉片,通過增加它的掃風面積,達到增加發電量的作用。”中國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總經理董習斌介紹說。
弁山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22兆瓦,共有11臺2兆瓦風力發電機組,配套建設一座35千瓦開關站。項目預計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產,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利用小時達2000小時以上,上網電量超4500萬度。“現在普通用戶每個月用電在200度到400度之間,就按照1個月400度電計算,相當于可以提供約1萬戶人家全年的用電。”董習斌表示。除此之外,該項目生態效益也非常顯著。同燃煤發電相比,發同樣的電量,每年可節省標煤1.5萬噸,減少煙塵排放約4.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