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7月29日訊:群山之巔,大型吊車施展手臂,把82米高的風機豎立在基座上。日前,記者來到隨縣殷店鎮鳳鳴風電場,看到安裝風機的壯觀場面。縣長畢道麗說:“到明年底,隨縣風電總裝機將達60萬千瓦,總投資50億元。”
50億元隨風而來,掀開隨縣能源產業新篇章。
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些炙手可熱的化石能源,隨縣境內至今“零發現”;無大河過境,水電之路同樣行不通。“能源空白何時填補?”隨縣人一直在尋找突破口。
“地下沒有的,向天要!”隨縣將目光投向境內連綿起伏的山嶺。
2010年的一次風力資源調查振奮人心。該縣地處長江、淮河流域交匯處,為中緯度風環流區域,境內諸多山脈位于鄂北冷空氣入口處,風速風能穩定集中,山脈周圍道路通達,便于大型機械施工,且當地風電并網價為每度0.65元,遠高于內蒙古、新疆等地的0.51元。
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價格優勢三項疊加,這在全國并不多見。隨縣成為風電“巨頭”搶先開發的熱點。
2012年6月,華潤公司投資11.2億元建設隨縣二妹山風電場,規劃安裝風力發電機組58臺,裝機規模10萬千瓦。從動工到首臺風機發電并網僅108天,創造了全國新建風電場工期最短記錄。
此后,華能國際電力、中水電等公司紛紛來隨縣“采風”。該縣規劃二妹山、天河口、大洪山、萬和、吳山等五座風電場,風電開發緊鑼密鼓——
2013年3月,天河口風電場開工,計劃投資12.6億元,安裝1500千瓦風機99臺,總裝機15萬千瓦;
2013年10月,萬和風電場開工,規劃投資8.2億元、裝機8萬千瓦;
2013年12月,二妹山風電加密開工,同期建設一座110千伏安升壓站和18.3公里送出線路;
2014年4月,洪山界山風電場開工,總投資9.2億元、裝機12萬千瓦。目前,隨縣風電裝機規模已達25萬千瓦。隨縣發改局局長董立勛說:“經過近5年奮斗,隨縣成為全省最大風電基地。”
清風徐來,風葉翻轉,一座座人跡罕至的綠山頭,與萬家燈火緊密相連。按規劃,隨縣風電裝機總規模60萬千瓦,年發電11.5億度,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6萬噸。
本想擠出一條縫,沒想到吹開了一扇門。隨縣以風電為龍頭,引進年發電1.95億度的生物質發電項目,推進惠及千家萬戶的光伏發電項目,謀劃太陽能發電場項目。風電、生物質發電、太陽能發電三輪驅動,助推隨縣邁向“全國清潔能源示范縣”。
至6月底,隨縣風機累計發電4.5億度、產值3億元,不耗一粒資源,不留一絲污染。
隨縣“風”乍起,送來的是光明,是溫暖,是生態,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