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省能源局、海洋與漁業局、電力公司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專家組對選址灌云縣燕尾港的海上風電場項目進行技術評審。專家組認為,燕尾港等地沿海、灘涂及近海具有開發風電資源的良好條件,海上風電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方向,一致同意通過預可行研究報告評審。這標志著港城首個海上風電場項目順利拿到了開工建設的“通行證”。
去年11月,市經貿代表團赴京拜訪中國華能集團期間,與中國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能源基地投資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超臨界火電、熱電聯產、海上風力發電等方面開展合作,總投資額約為300億元,打造江蘇沿海一流的高效清潔能源基地。
落戶灌云臨港產業區的熱電聯產項目占地298畝,總投資10億元,規劃建設2×25兆瓦背壓汽輪機+3×220蒸噸高溫高壓煤粉爐。該項目今年4月開始地基真空預壓處理工程,9月進行主車間基礎打樁,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產。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取代園區現有的百余臺近300蒸噸燃煤蒸汽小鍋爐,大幅度提高臨港產業區集中供熱能力和能源利用率,改善園區生態環境。
海上風電場項目總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選址在燕尾港近海海域,占地面積6200公頃,選用75臺額定功率為4兆瓦的風機,工程總投資54.42億元。目前測風塔已收集20個月數據,由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項目預可研報告。該項目明年6月初開工,建設期40個月。項目建成后,平均年上網發電量約為7.3億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可為電網節約標煤約23.5萬噸,大幅減少燃煤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和煙塵、灰渣等污染物排放,此外還可節約用水,減少相應的水力排灰廢水和溫排水等對水環境的污染,具有明顯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