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生物質發電,生產沼氣、成型燃料和活性炭,湖南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目前已達65%。根據各類新能源的資源潛力、技術狀況和市場需求情況,湖南省重點推廣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技術。到2015年,規劃建設130萬千瓦左右的風電場、50萬千瓦左右的生物質發電廠、120萬千瓦左右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提高新能源電力裝機比重。湖南省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全省每年的秸稈資源總量約4400萬噸。過去,這些數量龐大的秸稈要么被直接焚燒,成為霧霾的一大來源,或被隨意堆積,同樣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如今,大部分秸稈被當作資源利用起來。一是生物質發電。目前已建7座秸稈生物質發電廠,另有12座生物質電廠核準在建。已投入運營的電廠,消耗的主要燃料為秸稈、稻殼以及樹皮、邊角料等農林廢棄物,每個電廠每年平均可消耗秸稈20多萬噸。二是秸稈沼氣化。近年來,湖南省推廣了秸稈型戶用沼氣池25000口,秸稈型和秸稈糞便混合型聯戶沼氣工程2000處,受益農戶5萬多戶。在湘潭縣和桃源縣建成的大型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向周邊幾百戶農戶集中供應沼氣,不但用起來很方便,而且價格低于管道燃氣。三是生產生物質成型燃料和活性炭。目前全省在建、已建的規模化成型燃料加工廠和活性炭工廠38家,這些工廠每年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量最少的為300多噸,最多的達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