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源情況
內蒙古自治區風能資源豐富區主要分布在以阿拉善高原、巴彥淖爾高原、鄂爾多斯高原、烏蘭察布高原、錫林郭勒高原、呼倫貝爾高原為主體的高原區,以及在大興安嶺、陰山和賀蘭山等山脈兩側的緩山丘陵區和西遼河平原。各地平均風速和風功率密度季節變化明顯,一般以春、冬季較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
全區3級及其以上風能資源所覆蓋的面積超過自治區國土面積的一半,其屮3級(即≥300W/m2)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兩側,連片而積較大的3級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通遼市東南部、錫林郭勒盟西南部、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北部、鄂爾多斯市以及阿拉善盟東北部;4級(即400~500W/m2)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呼倫湖西側的新巴爾虎右旗和滿洲里市、錫林郭勒盟中部和東北部、烏蘭察布市南部及四子王旗中南部、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西北部;5級(即500~600W/m2)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巴彥淖爾市的烏拉特中旗和烏拉特后旗、包頭市的達茂旗以及赤峰市翁牛特旗。雖然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等山脈上的風能資源都超過了5級,但受地形影響,大部分區域風能資源可開發利用率比較低。70m高度上,400W/m2以上的技術開發量為41111萬千瓦,技術開發面積達111201km2;300W/m2以上的技術開發量為145967萬千瓦,技術開發面積達34919km2;250W/m2以上的技術開發量為156887萬千瓦,技術開發面積達421665km2;200W/m2以上的技術開發量為172897萬千瓦,技術開發面積達460951km2。
內蒙古地區分為兩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即蒙東和蒙西。蒙東地區是指錫林郭勒盟以東地區,包括錫林郭勒盟、赤峰、通遼、興安盟和呼倫貝爾地區。錫林郭勒盟以西的烏蘭察布、包頭、呼和浩特、巴彥淖爾、鄂爾多斯、阿拉善盟地區統稱蒙西地區。
二、電價
2014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3008號),決定陸上風電繼續實行分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同時,將第I類、II類和III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分錢,調整后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49元、0.52元和0.56元;第IV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維持現行每千瓦時0.61元不變。
新的風電標桿電價適用于2015年1月1日以后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以及2015年1月1日前核準但于2016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陸上風電項目。
表1:2014年調整后的全國風力發電標桿上網電價表
圖1:全國風力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