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投湖北大洪山一期風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受中電投湖北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由中電投湖北大洪山一期風電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環境評價單位從即日起,將《中電投湖北大洪山一期風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公示,向公眾提供項目概況、環境影響、環保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征求公眾意見。您可以通過信件、E-mail、電話、傳真等形式提供您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建設單位名稱:中電投湖北新能源有限公司
1建設的必要性
中電投湖北大洪山一期風電項目對外交通便利,并網條件好,具備建設大型風電場的場址條件;開發中電投湖北大洪山一期風電項目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國家能源發展政策方針,可減少化石資源的消耗,減少因燃煤等排放有害氣體對環境的污染,對于促進地區旅游業,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因此,開發中電投湖北大洪山一期風電項目是十 分必要的。
2 項目概況
中電投湖北大洪山一期風電項目位于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綠林鎮北側的山脈頂部山脊線上,毗鄰鐘祥市和隨州市,擬建位于大洪山南側余脈,場址區域內有兩條呈西北~東南走向的山梁,海拔高度介于600~950m之間。
項目設計總裝機容量46.5MW,建設內容包括:新建7臺2 MW風力發電機組和13臺2.5 MW風力發電機組及相應的箱式變電站、35kV集電線路、場內施工(檢修)道路等;并配套建設1座110kV升壓站,主變容量為1×50MVA、110kV出線1回(至綠林變電站,不包含在本次評價范圍內),集電線路(電纜)15.0km,新建道路 27.90km,改造道路 2.30km。預計年上網電量約 10146.3 萬 kW˙h。工程總占地面積38.51hm²,包括永久占地17.09hm2,臨時占地21.42hm2。工程總挖方34.49 萬m³,總填方34.49 萬m³,本地利用方32.82 萬m³,調配利用1.67 萬m³。
工程靜態總投資43431.7萬元,工程總投資中 20%來自項目資本金,其余 80%利用國內銀行貸款解決。
工程總工期為 12 個月,預計從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
3 規劃相符性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風力發電屬允許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的建設符 合國家和湖北省能源發展戰略的需要,與《京山縣電網“十二五”規劃》相符合。目前,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鄂發改準[2012]178號文件形式同意該項目開展前期工作。
4環境質量現狀
(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
根據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空氣的各評價因子中SO2、NO2監測濃度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均小于1,超標率為0;PM10監測濃度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均大于1,超標率為100%,不滿足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一級標準限值要求,主要為PM10超標。
(2)受納水體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鴛鴦溪的各項水質指標中COD、氨氮、總氮不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II類標準水質要求;高關水庫的各項水質指標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II類標準水質要求。
(3)聲環境質量現狀
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荊門市東寶區東寶區部分山脊上,噪聲現狀水平低。 根據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擬建110kV升壓站站址處晝間噪聲監測值為37.8dB(A),夜間監測值為34.6dB(A),現狀監測結果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
(4)生態環境質量現狀
①生態系統現狀
評價區內生態系統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面積為1275.12hm2,占評價區總面積的87.70%,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海拔600~950m的區域;其次是灌草地生態系統,面積為166.88hm2,占評價區總面積的11.48%。灌草地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山頂,工程直接影響區內分布廣泛。
②陸生植物現狀
評價區內維管束植物共有100科271屬370種(含種下分類等級),分別占湖北省總科數41.49%、總屬數18.66%、總種數6.33%,其中野生維管植物為94科252屬348種。評價區植物區系中植物種類較為豐富;植物區系在起源、演化上都受古熱帶植物區系深遠的影響;野生維管植物屬的分布特征為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種類多,其中以溫帶成分占優勢。
評價區內的自然植被可劃分為3個植被型組、5個植被型、20個群系。主要為馬尾松林、化香林、鹽膚木灌叢、小果薔薇灌叢、芒灌草叢、五節芒灌草叢、白茅灌草叢等。工程施工直接占用的植被主要為鹽膚木灌叢、芫花灌叢、假儉草灌草叢、芒灌草叢、五街芒灌草叢、白茅灌草叢。
在評價區里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分別是樟樹(Ginnamomum camphora)和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栽培)。均不在工程影響區域內。
③陸生動物現狀
評價區共有陸生脊椎動物4綱16目44科82種,其中兩棲類有1目3科4種,爬行類共有1目5科12種,鳥類有8目28科54種,獸類共有6目8科12種。評價區未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種,湖北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4種。
評價區內共分布有鳥類有8目27科54種。評價區無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分布;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即蒼鷹、紅隼和游隼。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鳥類24種。區系組成為東洋種27種,古北種16種,廣布種11種;居留型組成為留鳥34種,夏候鳥12種,冬候鳥4種,旅鳥4種,以留鳥為主,可以推測,項目所在區域不會存在大規模的鳥類遷徙現象。
④景觀生態系統現狀
評價區林地的優勢度值Do(77.00%)、密度Rd(87.70%)、頻度Rf(58.67%)和景觀比例Lp(80.81%)都顯著高于其它拼塊類型,評價區內林地的分布較為廣泛。在該評價區內林地是本區域內對景觀具有控制作用的生態體系部分。
地 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發區珞瑜東路2號
聯系人:郜經理
評價工作的機構: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地 址:武漢市武昌區八一路338號
郵 編:430072
聯系人:邵工
聯系方式:027-87210036,電子信箱:sxlhubu@yahoo.com.cn
1.簡本查閱方式、期限
自即日起簡本鏈接在本網站上,供公眾查閱時間在10個工作日以上。
2.征求意見范圍、事項
公眾關注的環境問題,采取的保護措施,對環境影響及工程建設所持態度等內容征求公眾意見。
3.公眾意見征求形式
通過郵件、電話、信件或填寫環評單位現場發放的問卷調查表等方式反饋意見。
4.公眾意見提供時限
自即日起接收公眾意見,時間在10個工作日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