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招投標 >項目信息 > 國內外“海上風電+”八大融合發展案例

國內外“海上風電+”八大融合發展案例

2023-11-03 來源:海域海島研究院 瀏覽數:1347

作為我國新能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海上風電+牧場”“海上風電+氫能”“海上風電+儲能”等綜合

作為我國新能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海上風電+牧場”“海上風電+氫能”“海上風電+儲能”等綜合能源融合發展在推動地區能源低碳轉型中意義重大。中國海上風電經過多年的發展,正在迎來產業模式的關鍵轉折期。隨著風電技術的日趨成熟,如何實現海洋綜合能源的融合發展,正成為海上風電發展中面臨的新課題。小編今天為大家總結了國內外多個“海上風電+”融合案例。

01

平潭深遠海養殖海上風電融合發展試驗項目

為推進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和福建省海洋戰略,探索更具區域特色的“福建方案”,建設“海上福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充分挖掘福建省生態優勢、資源優勢,以“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合發展模式為切入點,探索建設深遠海養殖海上風電融合試點項目。項目地點位于中廣核新能源公司已建成的平潭大練海上風電場Cll機位附近,水深約25米。由中廣核福建分公司發起,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平潭綜合實驗區蘇平片區養殖戶作為主要技術單位共同參與。

通過在試驗風電場投放縮略型深遠海養殖裝備——金屬養殖網箱,以試驗養殖石斑魚、鯛科類作為研究對象,深入開展風電場各類環境下對魚類不同影響的技術研究,形成在特定環境下魚類養殖的整體技術方案,為福建省探索推廣深海養殖裝備在風電場中的應用提供豐富的技術支撐。該項目試驗已具備進一步推廣示范的可行性,未來可以實現“水下產出綠色產品、水上產出清潔能源、水面休閑觀光旅游”,創新海洋牧場和風電場融合開發的海洋生態價值實現新機制新模式。

2021年9月,裝有1500尾魚苗的金屬網箱,成功下放至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大練海上風電場11號風機50米范圍內的海域,這些魚苗將在海下28米處育養9個月。經初步估算,石斑魚產量可達500斤,鯛科產量可達1000斤,實現預期。此外,該試驗項目是貫徹國家“雙碳”戰略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的積極踐行,為福建省探索海域空間生態資源集約高效清潔利用模式開辟了新途徑,也為推動實驗區發揮區域優勢,探索特色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提供新的方向。

02

昌邑市海洋牧場與三峽300MW海上風電融合試驗示范項目

昌邑市海洋牧場與三峽300兆瓦海上風電融合試驗示范項目是山東省首個海洋牧場與平價海上風電融合示范項目,位于昌邑市北部萊州灣海域,離岸距離14-18公里,水深7-9米。

該項目由三峽能源山東分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約36億元,總裝機容量300兆瓦,共布置有50臺單機容量6兆瓦的海上風電機組及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同時配套建設昌邑海上風電場監測觀測站,海洋環境觀測數據同步上傳至山東省海洋觀測網,為海上風電場與海洋牧場融合共建對海洋環境影響與綜合評價提供數據支持。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約9.4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可滿足約40萬戶家庭一年用電量,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9萬噸,經濟效益和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項目通過立體式開發實現集約化用海,提高海洋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為山東乃至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樣板,構建“綠色經濟+藍色糧倉”的新舊動能發展新模式,項目依托已建成的風機基礎,同步建設海洋牧場,在風機基礎周圍50米海域內布置養殖區,“定制化”投放集魚礁、產卵礁、海珍品礁等不同型式的人工魚礁,為魚類、貝類和藻類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和產卵場所。截至目前,海洋牧場已投放礁石約2000空方。

03

明漁一號

由明陽集團自主研發設計的全球首臺“導管架風機+網箱”風漁一體化智能裝備“明漁一號”,隸屬于明陽陽江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項目。項目位于離岸69公里、水深48米的深遠海環境中,由12MW風力發電機組及結合網衣漁業的四樁導管架基礎融合構成,集海上風力發電和深遠海漁業養殖于一體。

“明漁一號”風力發電機組輪轂中心高143.8米,葉片長115米,葉輪直徑243米,漁業導管架高度為69.53米、重約1750噸。網衣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質,單座導管架養殖水體達5000立方米。該裝備每年發電量超4500萬千瓦時,養魚超15萬尾,年魚獲量可達75噸。相較于單獨風電場可明顯提升風電場整體收益,具有里程碑意義及廣闊的應用前景。

04

明陽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項目

明陽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項目位于廣東陽江市陽西縣沙扒鎮附近海域,是廣東(陽江)國際風電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洲四項目將借助“導管架+網箱”風漁融合一體化裝備和海水制氫設備的部署,建成全國首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融合項目。項目場址涉海面積約73.69km?,場址水深45-48米,離岸最近距離約62公里。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00兆瓦,擬安裝44臺海上風電機組,其中,11兆瓦機組25臺、12兆瓦機組18臺、16.6兆瓦機組1臺。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18.3億千瓦時,在火電機組同等條件下能夠節約57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4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1萬噸。

05

國能共享號

漂浮式風漁融合項目“國能共享號”平臺是全球首個深遠海浮式風電與養殖一體化設計項目,平臺位于福建莆田南日島海上風電場水域。該平臺主要由“漂浮式風機+養殖網箱”組成,具體包括浮式平臺、4MW風機、系泊錨固系統等。浮式平臺為三立柱半潛式結構,形狀為正三角形,立柱間邊長70米,立柱高28米,設計吃水14米,養殖水體容積約10000立方米,可養殖1年期以上的中等魚苗。平臺系固采用9條長約431m無檔錨鏈,每個立柱連接3條系泊纜,保障風漁融合平臺在海上安全平穩生產運營。

該項目開創了海上浮式風機與漁業養殖融合的新模式,打造“水下產出綠色產品,水上產出清潔能源”的新局面,探索“海上糧倉+綠色能源”新路徑,為國家海岸帶地區可持續綜合利用提供依據,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06

Blue Growth Farm

比利時的“Blue Growth Farm”同樣是海上風電與魚類養殖相結合的案例。“Blue Growth Farm”是一個大型多功能浮動平臺,其尺寸為210米長、162米寬,可以用于魚類養殖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該平臺配備波能轉換器,可以從海浪中捕獲能量,并支持一臺10兆瓦的風力渦輪機,用于發電。此外,平臺上還有懸掛的網箱,可以容納至少2,000噸的養殖魚類,實現在北大西洋地區養殖大西洋鮭魚,在地中海地區養殖鱸魚和金槍魚。

07

North Sea Farm 1

作為歐洲領先的海上風電產業大國,荷蘭在海上風電與海藻養殖領域也取得顯著進展。亞馬遜資助了全球首個商業規模的海上風電機組間海藻農場(THE WORLD’S FIRST COMMERCIAL-SCALE SEAWEED FARM)——該項目名叫“北海農場1號”(North Sea Farm 1),位于荷蘭海岸附近的一個風電場內。該海藻農場利用風電機組之間的空地進行養植,旨在測試和改進海藻養殖的方法,同時研究海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該項目由來自海藻行業的科研人員和合作伙伴組成的聯合體管理,由一家非營利組織北海農場主(NSF,North Sea Farmers)所領導,預計將在2023年底前投入使用。聯合財團希望北海農場1號能發展成為全世界海上海藻養殖的藍圖項目。北海農場1號的首撥款可建造一個10公頃的海藻養殖場,預計第一年至少可生產6000公斤的新鮮海藻。


閱讀上文 >> 中國能建云南院EPC總承包建設的大王巖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
閱讀下文 >> 20年26.7億元!云南省麻栗坡縣大王巖風電場項目順利收官投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bidding/show.php?itemid=76793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招投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武乡县| 醴陵市| 建昌县| 乐业县| 古浪县| 沙河市| 贵州省| 赤水市| 砀山县| 开封县| 肃宁县| 宣化县| 兰西县| 唐河县| 洮南市| 东源县| 吉安县| 元谋县| 太康县| 图片| 屯留县| 江阴市| 彭阳县| 依安县| 洛扎县| 松原市| 墨脱县| 黎城县| 丹江口市| 沅江市| 荃湾区| 佛山市| 垫江县| 龙南县| 宁德市| 安徽省| 全州县| 乌拉特前旗| 婺源县|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