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裝人的2024高光時刻
磨子嶺風電場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地理位置較為偏遠,距離桂林市區176公里,距離全州縣城約26公里。風電場總裝機規模為70MW,計劃安裝15臺風力發電機組,其中包括11臺單機容量為4.55MW的風力機組和4臺單機容量為5.0MW的風力機組。為支持風機設備的運輸與安裝,新建了23.4公里的場內道路,以確保大宗物資和機電設備能夠順利到達施工現場。
# 挑戰:惡劣的自然環境與施工難題
磨子嶺風電場面臨著諸多挑戰,特別是復雜的自然環境和施工條件。主要的挑戰包括:
惡劣天氣條件:風電場位于一個雨水較多、霧氣頻繁的地區,這對吊裝作業和設備運輸造成了極大影響。大雨會導致設備受潮或腐蝕,霧天則影響視距,增加了吊裝作業的難度。
狹窄的運輸道路:風電場附近的道路狹窄,周圍村莊和農田密集,這為風機設備的運輸帶來了安全隱患和操作困難。運輸途中容易刮傷設備或造成道路損壞,需要與當地村莊和農田使用者協商解決。
地形挑戰:風電場的場址由三條山脊組成,海拔高度介于730米至980米之間,這使得施工更具挑戰性。
# 解決方案:科學規劃與高效執行
針對這些挑戰,明威吊裝團隊采取了多種創新的解決方案,確保了風電場工程的順利推進:
天氣防護措施:在雨水和霧氣較多的情況下,明威吊裝團隊特別重視吊裝設備的防潮和防銹措施。使用防潮覆蓋物保護鋼塔部件和吊裝設備,避免設備因潮濕環境而損壞。霧天時,采用分段吊裝方式,有效降低了吊裝過程中的風險。
運輸路徑優化:在運輸過程中,團隊與當地村莊和耕地使用者積極溝通,確保運輸過程中避免刮傷設備。對于狹窄道路,進行了專項勘察與改造,優化了運輸路線,確保運輸車輛能夠順利通過。
施工精細化管理:針對復雜的地形,團隊對吊裝設備進行了精確配置,確保每一步吊裝都能順利進行。在吊裝過程中,嚴格遵循安全規程,使用1000噸履帶吊和1800噸汽車吊進行精確作業,逐段吊裝鋼塔、機艙和葉片,確保安裝質量。

△明威吊裝|廣西磨子嶺風電場
# 成果:高效執行與成功經驗
通過科學規劃和高效執行,明威吊裝團隊克服了環境和施工上的種種難題,成功完成了風電場的大部分吊裝任務。具體成果如下:
風機安裝進度提前: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團隊已經成功完成了9臺風機的安裝,剩余的任務也在計劃的時間內穩步推進。
高質量完成安裝任務:在吊裝過程中,團隊確保每臺風機的安裝精度,嚴格檢查設備的垂直度、連接穩固性和葉片角度,保證了發電機組的長期穩定運行。
安全與環保保障:全程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施工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同時采取措施減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如及時清理施工現場,減少道路損壞,避免過度擾動周圍居民。

△明威吊裝|廣西磨子嶺風電場
# 持續創新與行業引領
明威吊裝團隊憑借其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成功應對了復雜的自然環境與施工挑戰,確保了磨子嶺風電場的順利建設。這一項目的成功為行業樹立了技術標桿,同時也為今后類似項目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未來,明威吊裝將繼續總結經驗,推動技術創新,不斷優化施工流程,為更多風電項目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吊裝服務。團隊也將持續關注安全和環保,不斷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確保每一個項目都能以最優質的成果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