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查資料 >發展規劃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安徽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安徽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7-06-02 來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瀏覽數:1318

“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是我省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關鍵時期。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動我省能源消費、生產、科技、體制革命和擴大區域合作,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支撐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根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本規劃。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安徽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規劃將光伏發電列為“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重點,計劃到2020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800萬千瓦。新增兩淮采煤沉陷區等領跑者基地光伏發電規模200萬千瓦,光伏扶貧工程規模約180萬千瓦,普通地面光伏電站規模200萬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100萬千瓦。
    全文如下: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4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安徽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是我省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關鍵時期。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動我省能源消費、生產、科技、體制革命和擴大區域合作,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支撐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根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本規劃。
  一、“十二五”能源發展情況
  “十二五”以來,全省能源系統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和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主線,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大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深化能源體制改革,加強能源行業節能減排,能源經濟平穩運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方式積極轉變。
  (一)能源和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2015年,能源產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31.9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5%。其中,電力工業增加值456.1億元,是全省第8大工業行業。規模以上能源企業創造稅收270.4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18.6%。6家能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百億元,占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的22.2%,其中省電力公司、淮北礦業集團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新能源產業產值641.2億元,比上年增長18%。
  (二)供應保障能力增強。“十二五”期間,建成朱集東、口孜東、鄒莊等8座現代化煤礦,新增產能2010萬噸/年;建成蕪湖港國家級煤炭物流園區,新增年吞吐能力2000萬噸;建成安慶電廠二期、銅陵電廠5號機等25臺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和一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全社會新增發電裝機2228萬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446萬千瓦;建成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壓輸電工程,加強骨干電網建設,推進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各級電網協調運行;建成天然氣管道600公里,新增用氣人口500萬人;建成成品油管道520公里,新增供給能力240萬噸。截至2015年底,全省煤炭生產礦井51對,核定產能1.57億噸/年。全社會發電裝機5160萬千瓦,其中“皖電東送”機組1288萬千瓦。天然氣干支線管道總長度突破2000公里,城鎮居民氣化率提高到45%。成品油管道總長度760公里,管道輸送覆蓋率達到40%。
  (三)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建成風力發電項目31個,新增裝機135萬千瓦;建成生物質發電項目22個,新增裝機59萬千瓦,總裝機規模約占全國的8%,在全國名列前茅;建成29個地面光伏電站和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新增裝機130萬千瓦。首座百萬千瓦級蕪湖響水澗抽水蓄能電站建成投產,新增水電裝機122萬千瓦。201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640萬千瓦,占全社會裝機的12.4%;發電量116億千瓦時,比2010年增長2倍多。
  (四)能源清潔化水平不斷提高。清潔高效機組比重顯著提高,2015年,60萬千瓦級超臨界或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占全省火電裝機容量72%,比2010年提高12個百分點;1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均已安裝了脫硫裝置,2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全部安裝了脫硝設施,完成27臺、1282萬千瓦現役煤電機組節能升級改造。全省供電煤耗301克標煤/千瓦時,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克/千瓦時。天然氣利用規模進一步擴大,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33億立方米,是2010年的2.2倍。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由2010年的2.1%提高到3.2%。
  (五)能源科技研發和裝備生產能力提升。國家煤炭開采工程技術研究院在淮南礦業集團成立運行,國家煤礦水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皖北煤電集團設立,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清潔燃煤氣化系統、大型煤礦采掘成套裝備、水泥余熱發電成套設備、冶金行業余熱鍋爐生產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光伏逆變器、新型動力電池等研制能力居全國前列。
  (六)能源領域改革開放不斷擴大。積極推進煤電一體化和煤電聯營,煤炭企業全資和參股電廠30余個,權益裝機規模1400萬千瓦;赴西部地區開發煤炭資源取得積極進展,托管、參股、控股煤礦9對,產能約1000萬噸。放寬民間資本準入范圍,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資經營天然氣管道約300公里。拓展與長三角能源領域合作,“皖電東送”二期工程建成投產7臺機組,新增裝機530萬千瓦,開工建設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線路;開通皖蘇省際天然氣連接線,與上海電氣(集團)在生物質發電領域開展合作。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組建全國首個電力直接交易平臺,不斷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規模和范圍。
  “十二五”以來,我省能源產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能源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煤炭占全省能源消費78%、比全國高14個百分點,燃煤機組占電力裝機比重80%左右、比全國高約20個百分點,天然氣消費占比比全國低2.7個百分點。二是人均能源消費水平較低。2015年,我省人均能源消費1.77噸標煤,人均電力消費2360千瓦時,人均天然氣消費47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6.5%、57.2%和48%。三是煤炭企業發展壓力加大。煤炭賦存條件差、開采成本高、企業在傳統銷售市場的區位優勢減弱,競爭力下降。
  二、“十三五”能源發展環境
  “十三五”時期,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制造強國戰略,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網絡,我省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能源發展宏觀環境總體有利。面向未來,我省能源發展既面臨厚植發展優勢、調整優化結構、加快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交織的嚴峻挑戰。我們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趨利避害、主動作為,著力突破瓶頸制約、補齊發展短板,努力把我省能源發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一)有利因素。
  1.能源消費需求剛性增長。我國調結構轉方式積極推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省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工業用能穩步增長,交通、建筑用能快速增長,人均用能保持較快增長。
  2.能源產業發展條件較好。資源條件優勢明顯,煤、水資源兼備。區位條件優越,地處長江經濟帶承上啟下、承東啟西位置,坐擁華東能源消費市場。電網堅強智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較強。能源通道完善,水運、鐵路運輸通暢,超高壓、特高壓輸電通道齊備。能源產業基礎深厚,骨干企業實力較強。
  3.能源政策帶來新的機遇。國家出臺支持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鼓勵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熱電聯產和能源清潔替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煤電一體化建設、熱電產業發展、擴大光伏應用等營造了良好環境。深入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和大氣污染防治,為改善農村電力基礎設施、擴大天然氣應用、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供了難得機遇。
  4.能源改革釋放發展潛力。國家和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推進簡政放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入推進電力、石油天然氣等重點領域改革和能源市場建設,回歸能源商品屬性,拓寬社會資本進入能源領域渠道,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山西省“十三五”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閱讀下文 >> 2016年中國風電開發主要數據匯總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data/show.php?itemid=30262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查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宁夏| 衡南县| 杨浦区| 青川县| 深泽县| 苏尼特左旗| 拉萨市| 中西区| 文化| 河北省| 茂名市| 驻马店市| 淳化县| 临汾市| 赤壁市| 于田县| 威海市| 西贡区| 二连浩特市| 卓资县| 曲阜市| 平陆县| 嘉定区| 达拉特旗| 马龙县| 临朐县| 南开区| 元氏县| 芜湖县| 永顺县| 新邵县| 清原| 乌恰县| 吉首市| 衡东县| 穆棱市| 遂川县| 淮安市| 皋兰县|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