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長三角風力發電發展迅猛,上海正在擬訂《10萬千瓦近海風力發電場計劃》等可再生能源計劃,希望到2010年,可再生資源發電達到發電總裝機容量的5%。通過大力發展風力發電,長三角地區將成為未來 “中國綠色能源之都”。無錫位于中國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長三角經濟圈中心腹地,周邊水、陸、空交通便利,具有獨特的區位地理優勢,與國家重點規劃發展的風力資源較為豐富的蘇北沿海風場一江之隔,這對于超大噸位風電鑄件和超長葉片、塔桿等風電零部件運輸是一個突出的優勢。
(三)技術支撐
目前,無錫市通過與北大、清華、東大、南大、上海交大、復旦、同濟和中科院等國內一流院校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形成了“7+1”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正在全力推進北大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無錫產學研基地、清華同方無錫科技創業園、南大科技成果無錫轉化中心等項目的建設,并共建宜興環科園、東大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無錫工程技術中心、復旦無錫新區技術轉移中心、交大無錫研究生實習基地、中科院氫燃料項目等38個合作項目。通過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為中心,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充分發揮以江南大學等為重點的在錫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深化拓展“7+1”的產學研全面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擁有突出的技術支撐優勢。
(四)產業基礎
隨著我市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研發和配套能力逐步提高,風電設備制造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我市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中多數企業引進了先進的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生產設備,進一步提高了風電設備制造業的生產水平和效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一汽鑄造擁有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天奇股份與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簽署了建立風電技術研究中心協議;橋聯重工與東南大學建立了風力發電設備研究院。
(五)承接轉移
隨著區域競爭不斷加劇,國際產業轉移已由原來單個項目、單個企業、單個行業的轉移轉向產業鏈式轉移,以形成產業的群體和網絡,提升區域競爭優勢。跨國公司越來越專注于技術、品牌和營銷網的開發和建設,將制造活動盡可能地以0EM(原廠委托制造)方式外包給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目前我市橋聯重工、文匯鋼業產品的很大一部分是為國外大公司委托制造。跨國公司除了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生產外,還大規模采取外部采購的辦法來維持其在核心生產環節的競爭力,這使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可以從跨國公司引進技術、管理、規范,在更多的產業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項目使用的技術普遍高于我國同類企業,尤其引入跨國購并投資方式后,外資將更多投向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這不僅有利于我國的技術改造,而且將加快產品的升級換代,提升產業結構。
二、發展現狀
(一)省內風電產業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