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網核心設備、智能終端、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和高端軟件及服務器。
參與規劃起草的工信部有關人士表示,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點子行業中,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從上游的材料、設備,到下游的電視、筆記本、手機、顯示屏等市場空間巨大。手機觸摸屏滲透率猛增,iPad風靡全球,iPad-LIKE平板電腦即將推出,時時處處都能感觸到這個行業如火如荼的前景。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工業和建筑是我國目前能耗最為集中的兩個領域,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顯得非常重要。環保行業屬于公用事業,政府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核心推動力。“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額預計達3.1萬億元,環保產值有望超過2萬億元。
據透露,規劃中的節能環保產業鏈條涵蓋六大重點領域。“十二五”期間,全國新增污水配套管網建設能力20萬噸,新增污水處理規模9000萬噸,升級改造污水處理規模5000萬噸;新增污泥日處理能力4.7萬噸;新增垃圾填埋日處理能力25萬噸,新增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15萬噸;新增燃煤電廠脫硝設施1.8億千瓦;開展重金屬污染治理示范試點;支持建設一批清潔生產示范工程。
“‘十二五’規劃建議從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兩個角度談及高端裝備制造,這意味著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偉大轉變。”周子學表示。記者注意到,《規劃》明確了未來高端裝備制造的五大重點領域,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制造與應用、高鐵及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智能制造裝備。
據透露,《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指出,未來生物產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服務外包五大方面。據業內專家介紹,關于生物醫藥方面的發展,未來五年將主要強調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等創新型藥物品種。“到2015年,百強新藥企業銷售收入占全行業銷售總收入的50%;到2020年,5家企業進入世界醫藥百強。”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產業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王昌林表示。
根據《“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的風能、核能、太陽能等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5億千瓦、8000萬千瓦和2000萬千瓦。這將為相關行業的設備和施工商帶來巨大商機。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咨詢部主任唐見茂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有關規劃,新材料的應用幾乎可以滲透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奠基石。醫用、環保、電子信息、建筑、化工等領域的新材料需求空間不可想象。”資料顯示,“十二五”規劃為新材料行業發展確定了五大方向,細分應用領域達到12個以上,涉及上市公司近百家。
據工信部的相關資料,在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條上,有電池、充電站、整車生產等。國信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新興產業的概念提出后,最先炒熱且炒得最火的是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