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吉林電力調度通信中心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大規模風電功率預測及運行控制試點項目吉林工程”正式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驗收。該項目是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第二批試點項目風電類首個通過驗收的項目。
近年來,我國風電迅猛發展,大量風電接入電網將對電網的運行調度帶來較大影響。為解決大規模風電并網引發的電力電量平衡以及調峰等難題,吉林電力調度通信中心與中國電科院早在2007年就聯合開展“風力發電預報系統開發研究”項目,研究風電功率預測方法并開發相關軟件,最終建立吉林風電功率預測系統。2008年年底,吉林風電功率預測系統投入試運行,是國內首套應用于調度部門的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被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確定為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研究與開發示范單位之一。
為完善和推廣應用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大規模風電功率預測及運行控制試點項目”被列入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第二批試點項目,吉林公司承擔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向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基礎平臺移植的工作。2010年6月,吉林公司組織編寫的《大規模風電功率預測及運行控制試點項目吉林工程技術方案》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部分網省公司以及中國電科院、國網電科院有關專家評審。
移植后的基于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基礎平臺的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符合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總體結構和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要求,實現了吉林公司現有調度管轄范圍內全部風電場接入;采用物理與統計相結合的組合預測方式進行建模,提高了預測模型的適應性;首次將模式輸出統計方法應用于風電功率預測中,提高了預測模型的精確度。
該項目所取得的成果,驗證了智能電網調度支持系統基礎平臺對大規模風電功率預測的支持水平,進一步深化了風電功率預測功能的應用,完善了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為大規模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的后續建設積累了經驗。同時,該系統的應用對制定短期發電計劃、實現實時發供電平衡和穩定控制、合理安排運行方式和短期檢修計劃等具有重要意義,對提高電網的管理水平和綜合應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