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審定并發布了“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等風電產業發展急需的18項重要標準,并于今年11月1日起實施。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風電新國標的出臺將對風機業務的發展起到規范作用。
劍指低電壓穿越技術
8月初,國家能源局發布了“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等18項重要標準,涉及大型風電場并網、海上風電建設、風電機組狀態監測、風電場電能質量、風電關鍵設備制造要求等風電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術標準,這些標準將于今年11月1日實施。業界普遍認為,此次風電行業國家標準密集出臺,其目標直指風電場的低電壓穿越技術。
今年以來,國內風電機組脫網事故頻頻發生。今年2月份,甘肅中電酒泉風電公司16個風電場598臺風電機組脫網,成為近年來國內風電領域影響最大的一起事故。
然而,甘肅酒泉的風機脫網事件并不是個案。2010年1月24日,寧夏天凈神州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的一臺東汽風機倒塌。此后,華能通遼寶龍山風場的東汽風機、遼寧凌河風電場的華銳風機、大唐山西左云風電場的風機先后倒塌。
對此,國家電監會安全監管局副局長李英華認為,在設備制造方面,已投運風電機組多數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不能滿足接入電力系統的技術規定,在電網出現故障導致系統電壓降低時容易脫網。在風電場接入方面,大規模風電場接入管理不嚴,投運風電機組未執行并網協議規定的低電壓穿越能力承諾,并網風電場未通過并網安全性評價便接入電網運行。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認為,在18項新標準中,“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的核心是要求風電場并網風機必須具備低電壓穿越技術,如果這一規范得以實施,將會極大地降低風電機組脫網事故的發生。
風機設備發展更加規范
據了解,在風電新國標出臺之前,電監會還曾下發通知要求全國展開風電安全大檢查,以企業自查和電監會重點督察的方式進行,督察組被要求在9月10日前形成檢查報告,報送電監會。此次安全大檢查的內容,基本上包含了風電的各個方面,不僅包括風電場所裝風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改造進展、風電場接入系統情況,還包括各地風電產能情況以及風電場棄風電量與原因分析等。
“18項新標準的出臺,是對風電場發電質量要求的再一次強調,這就對風機設備企業的產品質量提出了較高要求。”北京一家風機設備商對《中國聯合商報》表示,此次“低電壓穿越”上升為國標后,“十二五”期間國內超過3/4的風電設備企業將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消失。
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風電技術設備研發和制造企業新疆金風科技(002202,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從今年4月份就開始著手為在運行風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進行升級。此外,華銳、東汽、湘電、NORDEX(恩德)、VESTAS(維斯塔斯)等企業都表示已經啟動了低電壓穿越的改造工程。
另據了解,國家能源局收回地方風電項目審批權的消息也已基本落定。
根據以往政策,地方政府對于裝機規模在5萬千瓦以下的風電項目具有審批權。但業內幾個月前已經開始流傳,國家能源局將收回地方政府的風電審批權。
“風機行業正在向著更為合理、規范、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家能源局將組織專家加快重要標準的修訂和發布實施,進一步完善風力發電機組質量標準并建立相應檢測、認證體系,加強國際標準化交流與合作,這將促使我國風電企業向國際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靠攏。也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風機行業的規范發展,有望扭轉目前的虧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