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監會還制定了一系列技術規范,完善低電壓穿越能力、無功補償裝置、升壓變設計等設備技術性能改造規范,督促風電企業和風機制造企業加快改造。目前,全國34個重點風電場、434萬千瓦的風電機組完成了相關技術改造能力,被檢360個并網運行風電場全部按照規范要求對電纜終端、接地等可能存在施工缺陷的部位進行了重點檢查和整改。
金風科技(002202,股吧)副總裁吳凱介紹,技術改造、安全隱患排查以及并網門檻的提高對大型風機設備制造商而言并非壞事,但對中小風電設備提供商而言,新增的成本壓力與原本就存在的競爭壓力疊加,會加速淘汰的過程。
吳凱稱,此前我國風電發展過快,風電制造和規范的制定存在脫節,上半年風電事故頻發促進了一系列規范的出臺,將有序規范市場。“對于我們來說,達到國家要求的規范標準并不困難。”
吳凱認為,“十一五”期間風電發展速度過快,未來風電行業將不可避免的進入整合期,一些生廠商將會被擠出這個市場,但他表示,風電與火電之間的價差越來越小,中國節能減排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我國風電行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史玉波也稱,我國風能資源豐富,但目前風電開發程度還很低,風能開發的資源潛力十分巨大,“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加快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預計2015年裝機容量將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900億千瓦時,風力發電量在全國發電量的比重將超過3%。
史玉波表示,電監會將堅持風電集中式開發和分布式開發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調峰調頻電源的電價補貼、頂峰發電上網電價、分布式上網電價等電價政策,完善風電設備制造產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