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明陽集團實現工業總產值153 億元,稅費4.59億元。特別是在風電行業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下,明陽風電仍保持銷售收入30% 以上的增長速度,進入了全球風機整機制造商前十位。
本報訊 “一個平臺兩大基地”是中山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明陽風電基地的研發平臺已經在著力籌建,臨海工業園的基地前期500畝已近完工,成為進展最快的項目之一。
明陽風電集團董事長張傳衛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明陽風電基地成長如此迅速,與省市和地方政府極力支持緊密相關。據了解,省委書記汪洋、省長朱小丹曾多次批示或召開專題工作會議,推進明陽風電項目的開展。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茂輝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力爭將明陽風電基地建成亞洲最大功率的風力發電機組生產基地。
記者了解到,風電產業是廣東省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按照目前的規劃來看,廣東省規劃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有六大產業均設有兩大基地,只有風電產業只設一個基地,并設在中山,明陽風電成為這一產業的龍頭。
明陽風電常務副總裁王金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早在2010年,省委省政府便召開了一次明陽風電產業專題工作會議,對明陽風電的發展,首次提升到了廣東省的戰略高度。
“會議明確將在風電開發、科技創新以及市場開拓等多方面支持明陽的發展。”王金發說,而令人感到振奮的一個消息是,在全國來說,廣東省海上風電資源規模僅次于江蘇省,而這次會議就明確廣東省第一期風電開發的目標是1100萬千萬的裝機容量,按照1.6-1.8萬元/千萬的投資計算,首期投資份額就顯得非常誘人。
今年春節剛過,朱小丹便召集省主管部門和相關能源企業,再次召開明陽風電產業發展專題會議,強調了要全力支持明陽風電產業基地的發展。
據了解,這次會議除了解決了政策、立項、規劃等風電基地建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將南方電網和粵電集團與明陽風電"捆綁"在了一起,即風電開發應用和風電設備制造大聯合,這對廣東風電產業發展是一大促進。
在這次專題會上,張傳衛還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按照廣東省綠色低碳發展思路,明陽擬作為發起人,聯合珠海銀通集團、東莞宏威太陽能公司、中信投資等共同投資,發行成立不少于50億元人民幣的清潔能源產業基金,以期通過整合國際、國內與省內的產業、金融、資本三大資源,通過三年左右努力,打造超過2000億元綠色產值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陳茂輝表示,新能源產業是21世紀最有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山選擇把新能源產業,尤其是風電裝備和新能源電動汽車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是扎根中山現有發展基礎與國際產業發展方向的戰略選擇。目前,中山風電產業基地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包括廣東風電研究中心、出口中心、核心零部件制造中心、整機制造與服務中心四大功能中心,力爭建成珠三角最大的風電機組產學研基地和亞洲最大功率的風力發電機組生產基地。
2011年,明陽集團實現工業總產值153億元,稅費4.59億元。特別是在風電行業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下,明陽風電仍保持銷售收入30%以上的增長速度,進入了全球風機整機制造商前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