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 全球第二 海上風電盛會
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2012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將于2012年5月30日至6月1日再度亮相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和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中外巨頭傾情參與,活動規模再創新高。今年四大亮點分別為:海上主流整機、海上安裝運輸、海上運營維護和海上并網儲能。活動將從這三個視角剖析國內外風電行業發展現狀,問題及解決方案,為國內海上風電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交流平臺。
在國家大力推動下,海上風電正處于加快發展的態勢下,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等省市紛紛提交了各自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目前,我國沿海由北至南已經規劃的海上風電項目總計約有24個,總裝機容量超過2500萬千瓦。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目標:2015年建成500萬千瓦,形成海上風電的成套技術并建立完整產業鏈;2015年后,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到2020年建成海上風電3000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我國有望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第一大國。“十二五規劃”中指出,上海將以海上風電開發為重點,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到2015年,形成東海大橋、臨港、奉賢三個海上風電基地。同時,擴大崇明、長興、老港三個陸上風電基地規模,全市風電裝機達100萬千瓦左右。
“2012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產業工作委員會和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維斯塔斯中國共同協辦。除此以外,此次活動還獲得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特別支持,為展會注入了新的活力。國內各地政府部門如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江蘇省能源局、浙江省能源局和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將繼續鼎力支持該活動。作為全球性的活動,海外相關部門如中國丹麥風能集團、荷蘭風電貿易協會、英國貿易投資署、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等也都積極參與。
大會將邀請超過110位演講嘉賓。他們分別來自國家能源局、各地發改委、能源局、開發商、科研院校、培訓機構、業內龍頭企業等將就機組制造、工程設計、施工安裝、運行維護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和技術交流。旨在積極穩妥推進海上風電開發,推動技術進步,全產業鏈培育海上風電工程技術能力,提高海上風電產業整體競爭力。預計大會將吸引800多名參會聽眾前來報名,海外比例將超過40%。
本屆活動主要由以下四大亮點:
一、海上主流整機 悉數到齊
目前已確定出席的企業有華銳、VESTAS、歌美颯、國電聯合動力、西門子、上海電氣、哈電通用、東汽、湘電、明陽、中船海裝、中國南車、運達、山東長星等。有來自丹麥、德國、荷蘭、英國的國家展團紛紛攜企業出席。
二、海上安裝運輸 順應市場
在海上,無論是風機還是基礎設備的安裝,都需要有相應能力的運輸工具將設備運送到風電場址,并配備相應的起重定位設備。因此,海上風電的安裝運輸亦是我展會的重要板塊。三航局、振華重工、四航局、一航局、道達重工和來福士等企業在連續參展3年后繼續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展會,為同行及上下游企業帶來新的技術和設備。
三、海上運營維護 凸顯特色
瀕臨破產的風電整機企業如何提供整機質保期內的服務?
質保期外的風機該有誰來維護更好呢?
如何培養一支風電運維專業隊伍?
如何解決備品備件的問題?
如何在備品備件充足的情況下有效的診斷風機事故以提高風機產電率?
海上風電場的運維關鍵在哪里?。。。。
這些問題直指風電場運營維護的模式及發展方向。主辦方將邀請不同角度的運維服務提供商包括開發商、整機商和第三方運維商就這些問題進行頭腦風暴,并給出專家見解。同時,主辦方還將邀請東海大橋的投資方、設備提供方和海上施工方介紹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的運維模式和經驗。旨在指導并規范陸上及海上風電的健康發展。
四、海上并網儲能 初露鋒芒
風電發展中“風小發不出電,風大又并不了網”的現象造成并網困難,大規模風電機并網至今認識世界難題。此次大會將開設風電并網儲能版塊,邀請具有風電儲能研發技術的企業機構如中科院、比亞迪、普能和融科等從儲能的技術角度出發,就如何克服風電的波動性和間歇性,保證風電的穩定和持續輸出,大幅提高風電機組的發電性能和電力輸出產開討論。
欲知更多詳情,請登錄官方網站www.offshorewind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