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電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11年底我國并網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159萬千瓦,發電量達到933.55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2885萬噸,相應減排二氧化碳8020萬噸、二氧化硫62萬噸、氮氧化物27萬噸。
據中電聯3月13日發布的中國新能源發電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規劃2015年和2020年風電裝機分別為1億千瓦和1.8億千瓦。2015年太陽能發電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左右,2020年太陽能發電容量達到2500萬千瓦左右。
2011年并網5159萬千瓦發電量933.55億千瓦時
中國新能源發電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0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發電發展迅速。根據中電聯快報數據和初步分析,截至2011年底,全國并網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159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4.89%,其中:并網風電4505.11萬千瓦,約占并網新能源發電裝機的87.33%;并網太陽能光伏裝機214.30萬千瓦,約占4.15%;并網生物質發電裝機436.39萬千瓦,約占8.46%;地熱能發電裝機2.42萬千瓦,海洋能發電裝機0.6萬千瓦。
2011年,我國并網新能源發電量933.55億千瓦時,約占總發電量的2%,節約標煤2885萬噸,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8020萬噸、二氧化硫62萬噸、氮氧化物27萬噸,其中:并網風電發電量為731.74億千瓦時,約占并網新能源發電量的78.38%;并網太陽能發電量9.14億千瓦時,約占0.98%;生物質發電量191.21億千瓦時,約占20.48%;地熱、海洋能發電量1.46億千瓦時,約占0.16%。
國家相繼出臺了可再生能源價格全國分攤政策、可再生能源增值稅減免政策、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資金補助辦法等政策,實施金太陽工程計劃,切實提高了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經營效益。可再生能源接入系統補償政策、上網電量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節能發電調度辦法等政策的實施為新能源發電發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實行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等的帶補貼的標桿上網電價政策,為新能源的規模化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促進了新能源資源的優先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