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電塔架、風力發電機組到各種葉片,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僅用2年多時間就形成了配套齊全的風電產業集群,初步建成了“東方風谷”。目前,該區風電產業產值已達近20億元,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兆瓦級風電葉片產品已占據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
開發區風電產業起步于中復連眾生產的風力發電葉片。2006年8月,以管道、貯罐和高壓氣瓶等為主要產品起家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連云港中復連眾,引進德國技術開始生產風力發電機葉片,2007年底即成為國內兆瓦級葉片的最大制造商。在連眾建設發展期間,我市與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等一些國內知名的大企業就我市打造風電產業基地達成共識,決定通過三年時間,打造出一個以葉片、支架、發電機等為主的風力發電設備,以及集風力發電的產業與科研為一體、亞洲最大的風電產業基地。與此同時,風電裝備產業也被我市規劃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
為了利用已有的風電產業基礎和優勢,形成一條較為完整的風電裝備產業鏈,開發區開始有意識地扶持并注重引進風電項目。2007年到2008年,該區加快了風電產業的發展速度,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為了形成集聚效應,該區拿出黃金地塊興建風電產業園,管委會投資20多億元建設配套齊全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為項目進區搭建了新的平臺。與此同時,該區堅持高起點引進、高標準建設,先后引進了韓國重山投資4400萬美元興建的風電塔架項目、國電集團投資10.7億元建設的風力機發電機組等一批風電產業項目,形成了配套齊全、上下游產業分工明確的產業集群,成為開發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面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開發區風電產業充分顯示了高新技術產業抗風浪的能力,產品銷量和企業利潤不降反升。天順塔架項目是開發區風力設備制造產業鏈上重要一環,天順連云港公司總經理李正祥告訴筆者,該廠接到的訂單已經到了半年后。中復連眾正在加快沈陽、酒泉和包頭的項目建設,就近向附近的風場提供葉片。公司負責人告訴筆者,中復連眾葉片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09年年末,目前生產任務非常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