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山東省發展改革委能源交通處副處長王福棟表示,在風電等新能源建設方面山東實現了“從無到有、翻番增長”的發展目標。
電網建設保障新能源開發
在上述發布會上,張凡華強調,未來,山東電力將進一步加強風電等新能源的統一規劃,實現新能源發電與傳統電網融合發展。新聞發布會上,山東電力公司還同步發布了《服務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白皮書》。
自從2008年,我國一躍成為世界風電裝機增速最快的國家。但在繁榮之下,“棄風”問題始終困擾著這個年輕的產業。2011年“三北”地區“棄風”率高達16%。風力發電本身的技術問題、電力系統布局不配套、體制改革進展緩慢等因素構成產業發展難以突破的瓶頸。但近來山東省在解決風電消納、促進并網方面的嘗試和努力使“棄風”這一頑疾消失。
“十一五”以來,山東省通過多項舉措做到了風電全額并網消納,智能電網建設、風功率預測、政策保障等措施的多管齊下,讓山東力爭不再“棄風”。
山東風電于1998年從長島正式起步,“十一五”以來,全省風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速達到102.9%。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共有并網風功率預測57座,在運風電機組2378臺,并網風電容量352.8萬千瓦,同比增長122.8萬千瓦,是“十五”末的99.8倍。
目前,煙臺地區并網容量已超過100萬千瓦,達到102.2萬千瓦;東營、威海地區并網容量均超過了60萬千瓦。山東風電年均利用已高出國網平均水平90個小時山東省是全國9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之一。
智能電網支撐起山東風電發展山東風電健康、快速發展還緣于堅強智能電網的有力支撐。自2010年起,山東電網建設投資已連續3年突破200億元,建成了500千伏“五橫三縱”主網架。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各地市均有1座及以上500千伏變電站,各縣市均至少有1座22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及以下電網結構得到持續優化和完善,輸電、供電能力的顯著增強,為風電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電網基礎。
山東電力調控中心較早建立了山東電網風電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2010年,制定了《風電場調度管理規定》和《風電場并網驗收流程》,組織修改了《風電場并網調度協議》范本。
另外,山東電力調控中心中心2011年與中國電科院(300215,股吧)聯合開展了“新能源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科技攻關。截至今年9月底,實現了全部風電場、光伏電站的信息采集、傳輸、監視等功能,具備了對全省風電場功率預測的能力,有力地保障了風電的安全并網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