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江蘇如東外灘,海風勁吹。隨著20臺金風科技2 .5兆瓦風電機組的并網運行,我國最大海上風電項目———龍源江蘇如東15萬千瓦海上示范風電場(簡稱如東示范風電場)全部建成投產。
出席投產儀式的龍源電力公司董秘、新聞發言人賈楠松稱,龍源已從技術、施工等多個方面為我國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做好了準備。
據賈楠松介紹,從小規模試驗到中規模示范,再到大規模開發,這是我國確立的海上風電發展路線圖。如果說2010年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和龍源江蘇如東32兆瓦海上(潮間帶)試驗風電場項目的竣工投產標志著“小規模試驗”的成功,那么此次龍源如東示范風電場投產,則意味著“中規模示范”的完成,下一步我國海上風電的“大規模開發”時代即將到來。
所謂潮間帶是指海水漲至最高時所淹沒的地方開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時露出水面的范圍,這些地區因多為近海灘涂因此風電項目施工難度更大。在如東示范風電場建設中,龍源電力取得多項技術突破,獲得“海上潮間帶風電施工設備”、“鋼管樁打樁施工設備”、“鋼管樁沉樁施工工藝”等30多項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技術專利。
據江蘇海上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鋼透露,龍源利用沉樁和吊裝工藝革新,創造了“一天打一根樁,兩天吊裝一臺機組”的“龍源海上風電建設速度”,這使得海上風電場單位造價大幅下降,如東示范風電場造價已降至1.5萬元/千瓦。
“龍源使海上風電由原來的‘貴族產業’變成了‘平民產業’,為我國海上風電規?;_發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剛剛榮獲“2012年世界風電行業最具影響力人物”的龍源電力總經理謝長軍強調,“如東示范風電場建設,不僅對我國開發海上風電場資源評估選址、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運行維護等具有重要示范意義,而且為國產海上風電機組走向成熟提供了試驗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