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科技(002202)的風電場開發與銷售業務或許正淪為一場自賣自夸的游戲。
日前,金風科技董秘馬金儒表示:“公司風電場的開發與銷售業績不錯,目前有所盈利。”這一說法延續了2012年半年報的披露口徑,該公司披露截至2012年6月30日,風電場開發業務收入1.01億元,營業成本0.55億元,毛利率50.47%,同比增長15.22%。
2012年是風電機組制造行業集體陷入虧損的一年,金風科技尚能通過風電場開發銷售獲得收益,令人刮目相看。
風電場的開發與銷售是金風科技創新的盈利模式,即將在風電場項目建設中期或建成后出售該風電場的股權,以實現項目收益及資本的回收。但這一模式需要占用大量資金,金風科技必須為風電場建設提供融資或擔保。
金風科技還有一大塊業務為風力發電,通過經營自建的風電場獲利。金風科技透露,截至目前,自建自營的風電場裝機權益總量約為600MW,按照風電場7000元到8000元/千瓦的投資成本估算,金風科技目前自營風電場的總資產約為42億元至48億元。
風電場建成之后,如果不能及時出售,就只能自營發電。風電發電效益不佳,金風科技最終還是要通過出售風電場來獲利。但現在的局面是:一方面風電場的大量自營,另一方面卻是風電場的熱銷,這兩個故事同時出現的可能性不大。
平安染指銷售
碧辟退出的金風科技合資風電項目,平安信托卻高溢價購入
金風科技2007年上市后,就披露了風電場開發銷售模式。
2008年1月18日,金風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天潤新能及天潤新能的子公司達茂旗天潤風電與和英國碧辟可替代能源公司簽署協議。協議計劃將達茂天潤轉型為一家中外合資公司,以開發達茂風電項目。當時擬開發的達茂旗三期項目設計總容量為148.5MW,計劃的股權比例為天潤新能占51%,碧辟占49%。
合作之前,達茂天潤幾乎是個空殼,2007年底時,達茂天潤總資產只有1249.24萬元,凈利潤為負12.80萬元。
但僅僅10個月之后的2008年11月4日,金風科技就宣布接到碧辟的通知,稱由于碧辟集團戰略發生變化,碧辟管理層已決定停止其在亞洲的風電業務,導致碧辟可替代能源公司在達茂項目上與金風科技繼續合作。
此后,為了保住達茂項目,金風科技開始了漫漫自建之路。2008年12月1日,金風科技公告稱,為達茂天潤的貸款擔保3億元。2010年11月11日,金風科技再次公告,因天潤新能“從事風電場開發、建設及銷售,資金需求量較大”,再次向天潤新能提供不超過15.1億元的借款用于風電開發。
在2010年的年報中,風電場開發和銷售的收入尚顆粒無收。記者翻閱的歷史資料顯示,2010年上半年,達茂天潤僅實現營業收入2264.02萬元,凈利潤236.28萬元。但2010年6月末時,達茂天潤的總資產已經高達6.97億元。
近20億元的純投入令金風科技的“創新業務”開始受到質疑,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得到了改變。2010年12月16日,天潤新能與平安信托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轉讓達茂天潤49%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