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田德教授做了《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的報告;田德教授首先介紹了華北電力大學專業建設概況及歷年招生情況,并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做了介紹,華北電力大學與國際著名風電研究機構和風電工程專業院校密切合作,聘請18位國內外知名風電專家擔任客座教授。聘請世界風能協會主席等國外專家為本科生授課20余人次,授課時間超過80學時。
國電聯合動力公司人力資源部鄒慷做了《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的報告。風電行業人才需求須具備以下三個特點:1、復合型工程技術能力:風電行業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比較多,包括機械、電氣、電子、材料、流體、控制、氣象等相關專業和學科。風電行業要求這些人才不但能夠熟練掌握或精通本專業知識,而且還應熟悉風力發電過程和風力機組的整體系統。這些知識能力不是簡單地從其他學科轉行過來就能實現,需要再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提升和現場實際的有機結合,并在長期的實踐中培養積累而成。 2、國際化的交流能力:即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由于我國風能產業發展十分迅猛,但風電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非常缺乏,很多企業直接從國外購買圖紙和技術就快速上馬投產,在給我國風電行業帶來了很多問題的同時,也帶來國際化交流的現實問題,因此需要風電行業人才具有較強的國際化能力,能很好地進行國際交流。3、環境艱苦,身體好,能吃苦:大多數風電技術人員都要到現場去,有些需要隨著項目走,如風機調試運維人員。幾乎所有項目都遠離都市,工作環境惡劣。此外,技術人員都要能夠在不同的氣象條件下爬上幾十米的高空。

華北電力大學田德教授做《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報告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核能與可再生能源工程系主任王升龍做了《寬基礎 重實踐 培養有競爭力的風電人才》的報告;王主任介紹了華北電力大學的專業定位,他說我校在發電領域的自身優勢和享有的信譽,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主要以面向風力發電場為主。學生不但學習風能與動力工程領域相關課程外,而且還學習風力發電廠電氣部分以及電網的相關知識,以緩解目前我國風電場對專業技術人才以及綜合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和發展潛力較好的高級應用技術人才。學生通過基礎理論與專業課程的學習,接受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現代風力發電專業工程師的基本訓練,使學生能勝任現代風電場的運行、維護、規劃、設計與施工,風力發電機組設計與制造,風能資源測量與評估,風力發電項目開發等風電領域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并能從事其它相關領域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