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中國風電發展躍居世界前列,成績舉世矚目。經了解,我國風電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累計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國內風電設備制造企業規模迅速擴大,涵蓋技術研發、零部件制造、整機組裝、檢測認證、風電場開發建設、配套服務的產業鏈初具規模,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風電產業體系,在國際風電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提高。
華銳風電是中國風電行業的領軍企業,它是一家自主開發、設計、制造和銷售適應全球不同風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大型陸地、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機組的專業化高新技術企業,并在中國率先自主開發出全球領先的5MW、6MW系列風電機組。截止到2011年,華銳風電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達12989MW,排名中國第一。華銳風電能在近年來的風電大發展中取得不俗的成績,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得益于公司對科技創新的重視與投入,其在大容量風機研發、海上風電的突破及新興市場開拓方面,都有獨特優勢。
科技創新 大容量風機的領跑者
華銳風電一直把技術的自主創新當做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石,自主創新來源于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對技術研發的重視和大力投入。而作為風電行業的領跑者,華銳風電一直以前瞻的戰略眼光挖掘行業新的增長點,引領中國風電行業不斷實現新跨越。在大容量風機和海上風電領域的不斷創新與投入,是華銳風電能在行業中領先的關鍵。
多年以來,華銳風電一直將技術研發視為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早在2009年11月,華銳風電就開始投建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該中心是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批準,由華銳風電負責建設的中國唯一以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為研究對象的國家級研發中心。中心的建設目標是聚集全球頂尖的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人才,建成全球技術水平高、設備先進、研發和試驗能力強的風電技術裝備研發機構,引領全球風電技術的發展。
目前國內風電企業傳統的1.5MW風機利潤逐年下降,急需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大型化風機已成為大家著力開拓的新領域。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用較大篇幅鼓勵風機企業在風機大型化領域創新、發展,這對風電企業是很好的激勵,將促使其加快在大型風機領域的研發、應用速度。在內因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預見,“十二五”期間風機大型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2012年3月29日,由華銳風電主持并承擔的北京市科委科技計劃“5MW風電機組國產化”項目及所包含的三個課題順利通過市科委專家組評審驗收。此次項目中,華銳風電承擔了“5MW風電機組研制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的技術研究。在技術研究過程中,華銳風電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葉片、水平軸、變槳變速雙饋式5MW風電機組成套設備,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整機設計技術、緊湊型驅動鏈布置方案和載荷分流技術、機艙換熱防鹽霧腐蝕系統、復雜海況下風電機組安全運行控制成套技術等,所研制機組的國產化率超過85%以上。項目所開發的5MW風電機組已于2011年在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成功吊裝及并網滿功率發電,并形成了年產20臺套5MW海上風電機組的生產制造能力。
華銳風電在技術研發領域,將繼續把風機技術的研發創新作為公司的重中之重。在大容量風機領域,華銳風電一直引領國內市場的腳步,從3MW、5MW到6MW風電機組的研發出產,他們都是國內第一個“吃螃蟹者”。目前,華銳風電10MW風機的研發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華銳風電副董事長、副總裁陶剛表示,研究設計大功率風機的主要意義在于可以有效降低風機單元的單位發電成本,風電機組大型化目前已成為全球風電產業的共同趨勢。能源局《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與科技部《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都明確提出了大型化的發展方向。科技部《規劃》明確指出,要突破10MW級海上風電機組整機和零部件設計關鍵技術,實現海上超大型風電機組的樣機運行。華銳風電已于2012年全面開始了10MW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工作。此次10MW風電機組將由華銳風電完全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