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龍源電力總經理謝長軍:我們明年將成全球風電老大
“不出意外,明年我們就可以當老大。”3月26日,龍源電力[-2.27%]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龍源電力”)召開2012年度業績發布會,在回答“龍源電力何時能位居世界第一”的提問時,龍源電力總經理謝長軍自信地答道。
凈資產收益率也要世界第一
根據丹麥BTM咨詢公司數據,截至2011年底,全球風電排名第一的西班牙IberdrolaRenovables公司裝機規模為1300萬千瓦。知情人透露,歐洲經濟危機,該公司資金緊張,已出售50萬千瓦,規模縮減到1200多萬千瓦。
與此同時,龍源電力風電控股2012年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達到1054.4萬千瓦,位居中國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龍源電力計劃今年增加風電裝機容量200萬千瓦,確保投產160萬千瓦,總計將超過1200萬千瓦。從裝機規模單一指標來看,龍源電力很可能站上全球第一的高位。
“我們的目標并不僅僅是裝機容量超過它,而是要凈資產收益率超過它。”謝長軍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但他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靠擴大風電裝機規模來提升你的利潤增長點是很緩慢的。裝機規模增長多少,利潤就會增長多少是不現實的。”
過去,中國風電[-1.70%]產業過分重視速度規模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在國內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世界第一以后,促使風電產業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是必然的選擇。
央企大而不強,一直備受國內外輿論詬病,但謝長軍卻信心滿滿地要將龍源電力打造成強大的全球老大。
龍源電力的母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第一任總經理周大兵最早提出了六字方針,即“做大,做新,做強”,但后來在“做大”后加了“做實”二字,改為八字方針。
龍源電力承繼了國電的血脈,在“做實”二字上狠下苦功,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財報。謝長軍解析道:“龍源電力的強,體現在運營能力上,主要指標是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一個公司的利潤總額僅是一個參考數據,很多央企這個數據都很高,但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卻是負的,沒了。這就是說,這個企業就大而不強了。2012年,龍源的利潤總額是36億多,歸屬股東的凈利潤達到25.93億。這個比例還在提高。很多風電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僅維持在6%~7%,而龍源凈資產收益率則達到9.13%。”
上山、下海、低風速
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快報顯示,2012年底,中國風電并網總裝機容量6083萬千瓦,躍居世界第一。風電發電量達1004億千瓦時,首超核電,躍升為繼火電、水電之后第三大主力電源。
這無疑讓人振奮,但另一個數據則讓人憂慮。2012年全國棄風電量高達200億千瓦時左右。按度電價5角計算,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億元。也就是說,每發10度風電就有2度電被浪費。國家能源局強調,在風電利用率低的地區,如果不解決棄風問題,原則上不再擴大風電建設規模。
棄風限電成為風電行業發展的攔路虎。怎么解決?有人說:“要加大電網建設,解決跨境電力運輸問題。”而龍源電力則采取了另類謀略——避開限電地區,謝長軍總結為七字訣:“上山、下海、低風速”。
2012年,龍源電力主動壓縮限電嚴重地區風電開發規模,2231.8兆瓦風電項目獲得核準,其中非限電地區占比高達73.3%。
早在2007年,各大發電巨頭鏖戰在風力資源豐富的“三北”(西北、華北、東北)地區風電場時,謝長軍看到了危機。風電發展絕不能僅僅依靠單一的風力資源,更重要的是電網消納能力。發了電能用上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