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政策松動?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三條特高壓輸電工程先后投入運營,分別是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四川錦屏-江蘇蘇南的特高壓直流工程。
包括浙北-福州特高壓工程在內,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開工建設的特高壓項目共四個,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疆電外送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西電東送四川溪洛渡-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
同期,淮南-南京-上海、雅安-武漢、錫盟-南京等多項特高壓工程獲準開展前期工作。伴隨相關項目的推進,業內人士認為“特高壓輸電技術已經進入加快推廣應用的新階段”。
其堅持的觀點是,特高壓交流輸電具有容量大、距離遠、損耗低、占地少等固有技術優勢。發展特高壓輸電是轉變能源電力發展方式和大型能源基地建設的重要舉措。
從國家政策導向上看,“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特高壓輸電”寫入國家能源“十二五”規劃。
此外,2013年1月“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在上述政策導向和技術條件下,多條特高壓工程正低調推進。
“發改委根據全國能源和電力布局逐個核準特高壓項目,核準一個開工一個。”電網企業人士說。
但實現大電網互聯,發展特高壓同步電網,行業內仍有不同意見。意見集中在電網安全性、技術性、經濟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