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證監會“從快從嚴”懲治信披違規的旋風下,曾經遭市場和媒體諸多詬病的華銳風電(601558,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558.SH,下稱“華銳風電”)在自曝造假之后,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05年底成立的華銳風電,僅用兩年多的時間,便在2008年以22%的市場份額超過金風科成為風電行業龍頭,創造了一個中國風電設備公司的崛起神話。然而,這個昔日的“速成風電冠軍”上市兩年即變成了“沒落新貴”。
財報顯示,登陸A股兩年后,華銳風電的營業收入由2010年的203億元跌至2012年的40億元,凈利潤由28.56億元跌至-5.83億元,市場份額由2010年的19.7%跌至2012年的9.3%。2011年登陸A股市場時90元的發行股價如今徘徊于5元附近,市值蒸發近700億元,衰敗之速度令人咋舌。
如今,華銳風電面臨的壓力頗為嚴峻。深陷經營不善、高層動蕩、資本套現等種種窘境之下的華銳風電能否妥善化解證監會調查后的懲罰以及其帶給公司的長期影響,依然是個問號。
而隨著風電行業泡沫告破,其發展所依賴的外部條件也發生變化,企業自身的內部管理、產品質量、快速發展后的服務等短板也逐漸暴露。特別是近年來風機吊裝事故、海外侵權糾紛、自爆財務失誤等負面信息爆發后,華銳風電要想重新站起來,并非易事。
虛增利潤被立案調查
5月30日,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公司于5月29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立案調查。消息一出,華銳風電股價跳空下跌,60日均線已被跌破,投資者對華銳風電股價的后市表現多持悲觀看法。
2011年1月13日,華銳風電登陸A股時發行價高達90元/股。而截至2013年6月7日,華銳風電收盤價僅5.11元/股。
此次調查源于今年3月初華銳風電自曝會計差錯的風波。其在3月6日晚發布的一則公告中稱,公司經自查發現提早確認收入的會計差錯,其中最令市場關注的是,2011年凈利潤由原來的7.76億元調減1.68億元,差錯比例為21.7%。
招股書顯示,華銳風電上市前的2007-2010年,凈利潤分別為1.27億元、6.31億元、18.93億元和28.56億元。上市當年——2011年的凈利潤卻迅速變臉為1.68億元,比2010年大幅下滑94.12%。此后更是一路下滑。華銳風電財報顯示,2012年凈利潤巨虧5.83億元,而2013年一季度虧損額更是高達2.49億元。
4月11日,北京證監局將該差錯定性為“虛增利潤”。
一位保薦人稱,正如許多利用虛增利潤造假財務的上市公司一樣,其最初目的或許并非想造假,而是當企業出現問題,其希望渡過難關,預期中的美好局面便會到來,到時彌補造假的窟窿,但現實是往往等不到美好局面到來,便因窟窿越來越大而失控。
也有市場人士稱,華銳風電在2011年年報中造假沒有意義,所以有可能是從IPO之時便開始造假。華銳風電可能發現紙包不住火了,便將差錯轉移到上市當年的年報中,這樣一來雖然違規,但不至于像IPO造假那么嚴重。還有券商分析師認為,這一差錯,絕非疏忽導致,極有可能是為了做靚業績而故意做假賬。
在證監會的調查結果沒有出來之前,前述說法都只是猜測。
有律師指出,2012年4月11日至2013年3月7日,華銳風電股價從7.55元/股跌至6.24元/股,下跌1.31元,在此期間該股的流通股本為4.2億股,若僅按華銳風電的說法,其需要賠償的金額約5.5億元。如果最終證監會將華銳風電定性為IPO造假,那么華銳風電面臨的幾乎是天價賠償。
華銳風電發行價格為每股90元,其后經過兩次分紅,一次是10股送10股派10元現金,稅后為8元,第二次是10股轉增10股派3.5元現金,稅后為3.15元,經過兩次除權除息,發行價格變為22.14元,而截至6月7日該股最新股價為5.11元,理論上單股虧損額為17.03元。按照流通股本4.2億股計算,華銳風電需要賠償的金額為71.526億元。
高管“閃辭”或為套現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