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關路線”為代表的“市場高于技術”的華銳基因帶來的不僅是減員,還有以往對手們的兇猛反擊。
2013年上半年,受國家風電補貼的政策支持影響,風電行業開始企穩復蘇,但昔日風電霸主華銳風電經營卻出現巨大動蕩,首當其沖是其銷售量大幅下滑,201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僅為13.88億元,大幅下降55.02%,銷售費用更同比下降13.28%。
“風電行業市場轉型在即,客戶現在更看重產品價值,而業內著名的價格屠夫華銳風電在被調查負面影響下,市場銷量一落千丈。”一位風電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
其指出,與金風科技[-2.17% 資金 研報]等專注自主研發核心技術不同,華銳風電的產品授權幾乎多半為購買而來,“韓俊良‘重市場不重技術’的兇猛低價競爭策略,無疑為后續華銳衰退埋下禍根。”
這或是此前飽受“低價戰”之苦的競爭對手的反擊,“繼2012年后,今年上半年受負面影響的華銳風電的市場份額持續下降,華銳讓出的市場份額會被其他廠商瓜分,而另一方面,華銳風電是業內著名的“價格屠夫”,華銳的衰落使價格戰有所緩和。”興業證券[0.60% 資金 研報]雒風超點評道。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競爭對手金風科技市場訂單占比高達23.3%,同期華銳風電僅為7.1%,繼聯合動力、明揚、想能風電、上海電氣[-0.51% 資金 研報]之后排名第五。
此外,伴隨應收賬款回收吃力,公司壞賬計提激增。因銷量急速下降,上半年華銳風電應收賬款較去年同期的132.90億元縮減至91.05億元,但同期資產減值準備卻較上年同期增加167.40%至2.50億元。
對此,華銳風電將其解釋為“公司部分客戶現金緊張,且因部分地區電網消納問題導致風電場的收入和利潤下降,影響了部分客戶的支付能力,增加了公司應收賬款和壞賬風險。”
但報告期內公司壞賬風險已經頗為嚴重,其中報告期內按組合計提壞賬的應收賬款一項中,未逾期的應收賬款僅為54.90%,逾期應收賬款占比已經高達46.1%,這意味著計提壞賬的應收賬款中,近半已經逾期超過一年。
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壞賬賬齡越長、償還風險越大,而華銳風電逾期賬款中逾期1年內的應收賬款占比僅為7.21%,而逾期1到2年、逾期2到3年的壞賬占比最多,分別為16.95%和11.04%,而逾期超過3年的壞賬占比總和則近10%,后續償債風險無疑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