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上述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及公司澄清公告是否是對 “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4.5億元,實現利潤超過10億元等”數據的否認時,長征電氣董秘辦人士表示是記者的理解問題。當記者追問,難道大股東在簽署協議的時候,對盈利預測沒有依據,是隨便說的嗎?該人士沒有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布澄清公告的次日,長征電氣近6個點高開后便大幅下跌,全日漲幅僅0.46%。隨后記者也聯系了上述礦產前期的評估機構,該公司科技與外事部人士表示,他們做了一部分評估工作,后期由于合同到期,公司就沒有跟了,就前期情況看,該礦開采條件還是不錯,儲量及品味也比較好,礦本身問題不大,但是否賺錢不好說。
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假設上述礦產真有如大股東前期預測的巨大盈利前景,為何大股東不自己獨享?另外,還如此大方將上市公司認為處于行業低迷的風電置產置入?對于本次非洲涉礦,投資者更應理性看待,警惕其中的“畫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