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風電產業首次超越核電,成為繼火電和水電之后的中國第三大主力能源。然而隨著政策和全球市場的影響,中國的風電行業在經歷前幾年的高速發展期后,近兩年開始進入了調整期,產業發展中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產業鏈資金壓力日益加劇便是其中之一。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風電產業在下半年已經出現復蘇苗頭,雖然實體領域的經營環境尚未根本好轉,但風電企業三季報已經有了明顯改善,設備產銷、渠道開拓、管理優化等工作也已取得初步成效,來年的發展態勢值得期待。而資金方面的短缺極有可能成為風電巨頭強勢復蘇的攔路虎,金融系統的信貸政策急需向風電企業傾斜。
信貸政策:銀行系統之前對風電企業貸款多實施收緊政策,貸款審批工作很難開展,即便是采取抵押貸款也難融得足夠資金。此時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便需出面作保,除了在貸款政策方面略加放松外,還需要政府官員多與銀行放貸部門溝通交流。而補貼資金、優惠政策更要及時落實,以期能夠幫助風電企業在資金周轉方面渡過難關。
資產證券化:風電巨頭多為上市企業,通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融資本是最佳途徑,然而簡單的增發新股、發行債券很難獲得投資者的青睞。監管部門應當積極研究并落實資產證券化方面的政策,將風電項目作為標的實現證券化,并以風電項目的營收狀況來還本付息。同時,行業內成立的發展基金也要發揮更大作用,幫助相關企業及時解決資金掣肘。
中投顧問《2013-2017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作為節能環保的新能源,風電產業贏得歷史性發展機遇,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國內風電市場競爭形勢日趨激烈,使得企業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發展前景廣闊,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保持高速發展,同時盈利能力也將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穩步提升。“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產業仍將持續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裝機速度,風電場建設、并網發電、風電設備制造等領域成為投資熱點,市場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