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鋼鐵、造船、港口機械、海洋工程、機床、精密裝備、大型工程機械、汽車和農業機械……令人振奮的是,瓦軸已將自己的產品擴展到眾多曾經嚴重依賴進口軸承的行業,經過70多年的發展歷程的瓦軸,如今在所有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都有其努力的足跡,并逐步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和封鎖。
據瓦軸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叢紅介紹,目前,瓦軸已建成全球軸承品種最多、生產規模最大、配套機組最全、發電功率最大的風力發電軸承生產基地,迫使風機進口軸承的價格由每臺機組210萬元,降低到60萬元,僅此一項瓦軸創造的社會效益就達到了110億元。而瓦軸研制的鋼鐵行業國產化配套軸承,已經達到或超過國外水平,為鋼鐵行業降低了70%的采購成本,縮短了供貨期。
做大做強的瓦軸已經將自己的觸角伸向了國外。叢紅告訴記者,瓦軸成功的經驗就是堅持自主創新,實施制高點戰略,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產品實現高端化,企業實現國際化。今年8月19日,瓦軸集團收購了BWK持有KRW軸承公司全部股份,將這家德國百年軸承公司收歸帳下,作為自己國際化戰略的重要“棋子”。
特有的質管理念
一個小小的軸承是裝備制造業中最關鍵的基礎件,對主機的精度、速度、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環保性及壽命有直接作用,其性能和質量直接決定了重大技術裝備的發展水平。
對于質量話題,瓦軸集團沒有半點松懈,導入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發揮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優勢,全方位提高產品檔次。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軸承集團為目標的瓦軸,還形成了公司特有的超值質量管理理念——U工程:以世界先進的標準統一制造過程、可度量的工藝制造完全一致的產品、工藝控制始終如一、制造過程均衡有序。
U工程實施之后,瓦軸以追求產品零缺欠為目標,提升技術標準,同時提升制造技術,以滿足高端用戶要求,達到產品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壽命的性能。實施U工程后,瓦軸產品質量和工藝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2012年3月,瓦軸集團還榮獲了“遼寧省省長質量獎”。
目前瓦軸已經建成中國軸承工業唯一的國家大型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集軸承設計、試驗、檢測、分析、研究為一體的,具有技術轉化的機制和較強的工程化、產業化能力的工程研究中心,帶動全行業的技術轉移、技術融合和技術升級,取得國際標準的話語權。
打開風電產業的“金鑰匙”
作為中國軸承工業的發祥地,新中國第一套工業軸承的誕生地,瓦軸集團向來急國家之所急,干國家之所需。如今,隨著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的號召,瓦軸集團也為自己的未來設計了方向:在新能源領域大展拳腳。
瓦軸率先研制了風電行業成套替代進口產品,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并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產業化,集團所承擔的《兆瓦級風電主軸軸承研究》和《兆瓦級風電軸承試驗臺建設》兩個國家863計劃項目取得重大進展,系列開發出1.5MW、3.0MW、5.0MW風機的全部配套軸承,有力支持了中國大兆瓦風機的制造能力和水平進入到世界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