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定海換流站完成閥廳聯合建筑鋼結構主體的吊裝工作,提前實現了工程節點目標,表明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輸電示范工程進展順利。
作為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工程,舟山柔直工程采用±200千伏直流電壓,分別在定海、岱山、衢山、洋山、泗礁建設一座換流站,容量分別為40萬千瓦、30萬千瓦、10萬千瓦、10萬千瓦、10萬千瓦。
定海換流站的閥廳聯合建筑總長127.5米,采用全鋼結構,基礎采用剛性外露式柱腳、縱橫雙向鋼結構框架,安裝后最高點約為17.2米。鋼結構屋架跨度達42米,屬于超長、超寬構件,且構造復雜,多為焊接及高強螺栓連接節點,對加工制作、運輸、現場吊裝施工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此外,定海站所處區域,大風天氣較多,工地現場吊裝可用作業面少,給鋼結構的吊裝施工也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為保證安裝進度,參建單位詳細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采用“分段加工、分段運輸”、“預拼裝”、現場“三段式組裝”等方式,確保鋼結構的順利安裝。同時深入現場勘查,對相關人員進行詳盡的安全技術交底,確保該工程施工安全、質量可靠、環境友好。“經過全體施工人員的不懈努力,定海站鋼結構在30天內順利吊裝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10天,為工程的順利推進創造了有利條件。”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舟山柔直工程計劃于2013年底完成換流站土建工作,2014年6月實現五站全面建成。截止目前,定海換流站完成閥廳聯合建筑鋼結構主體的吊裝,完成直流場磚胎膜、回填土、墊層;岱山換流站完成備品備件庫基礎承臺、連系梁混凝土澆筑,完成基礎回填;洋山換流站防浪墻樁基完成25根,累計完成215根,鋼結構吊裝完成20%;泗礁換流站完成閥廳、綜合樓土方回填80%,防浪樁完成45根,冷卻塔土方開挖完成100% ;衢山換流站完成閥廳聯合建筑戶內聯結區地腳螺栓安裝。
“該工程將解決海上風電等新能源靈活接入、電纜充電功率和沖擊性負荷帶來的穩定性及電能質量問題。”該負責人說,工程建成投運后,將切實增強舟山下轄諸島電氣聯系、優化網架結構、提高供電可靠性。(李彥 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