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作為一個專業媒體我們所能做的,僅僅是傳播那些對人類文明進程起到重大推動作用的思想者的思想。因為它在某一學科或領域的重大影響,足以引發空前強烈反響。垂直軸風電技術在風電領域的影響正在引領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戰略構想”,當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想到了柏拉圖的《理想國》,想到了陶淵明《桃花源詩•序》,我不知它算不算戰略構想。但是,在聽了山東中泰新能源集團董事長王京福的一席話后,我認為是一個能影響中國風電技術革命性轉變的構想,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是戰略性的。
他說:“還人民碧空藍天是我一生奮斗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目標,我要做十年研究,完成除塵、脫硫脫硝、碳減排的新工藝理論、新設備設計與生產。再用十年著力推廣除塵、脫硫脫硝技術;布局西北、東北、華北垂直軸風電和無壩水電技術,然后占領云貴川東南沿海風水電市場”,這是他宏偉的戰略構想。
已去的2013年并沒有帶走我們心中的陰霾。因為,霧霾成為國人心中的陰影揮之不去。2010年二氧化硫為2267.8萬噸、氮氧化物排放總量2273.6萬噸,位居世界第一,煙粉塵排放量為1446.1萬噸。2013年著名的“霧霾一月”里,北京上空有25天被灰霾籠罩,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如霧里看花若隱若現,6億人在嚴重污染的空氣中奔波,這是我們追求的幸福生活嗎?
面對碳減排和霧霾這兩項世界性難題,在哥本哈根大會以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圍繞著技術和資金至今喋喋不休。而在中國山東中泰新能源集團“位卑未敢忘憂國”,向世界性環境難題發起進攻。2014年元月6日,記者采訪了集團董事長、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專家組首席科學家王京福先生。

山東中泰新能源集團董事長、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專家組首席科學家王京福先生
他用了5年的時間完成了除塵脫硫脫硝系統的理論研究和產業化,向霧霾發起挑戰;
他用了3年時間完成了垂直軸風力發電和無壩水力發電的理論研究,2010年進入了中試階段,劍指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