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風電行業復蘇勢頭確立,行業整體將走向景氣。海上風電一旦啟動,全年整個風電行業裝機規模或達20GW以上,具有高功率機型生產能力的風電整機龍頭將受益。
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曾經在七八年前風靡A 股,成為當時的資金追逐對象,然而由于經濟效益緣由,清潔能源被擱淺。然而,如今霧霾籠罩神州大地,風電再受關注。2 月25 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風電產業監測會議,提出盡快制定風電并網國家標準。風電能否就此重振雄風?
“棄風現象”改善
自2012 年以來,中國風電并網容量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但由于電力(行情 專區)市場尚未完全市場化,不能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部分地區棄風限電問題仍比較嚴重。因此,風電有了“清潔能源、垃圾電力”的稱呼。
不過,很快內蒙古、吉林等地的風電機組在冬季出現的“棄風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去年全國風電項目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同時,全國棄風限電明顯好轉,特別是“三北”地區、中東部和南部地區風電補貼效率有所提高。數據顯示,2013 年,全國新增核準容量3069 萬千瓦,累計核準容量1.37 億千瓦,累計在建容量6023 萬千瓦;全國新增風電并網容量1449 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7716 萬千瓦,同比增長23%;風電利用小時數達到2074 小時,同比提高184 小時。最引人關注的是,2013 年,全國風電棄風電量162 億千瓦時,比2012 年減少46 億千瓦時。全國風電平均棄風率降至11%,同比降低6 個百分點。
據國家能源局監測,2013 年,除河北張家口外,主要棄風限電地區的限電情況明顯好轉。其中,甘肅風電利用小時數1806小時,同比提高161 小時;吉林風電利用小時數1660 小時,同比提高240小時;蒙西風電利用小時數2188小時,同比提高266小時;內蒙古東部風電利用小時數2010小時,同比提高51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