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價值逐漸凸顯
一位大型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國內風電行業回歸理性的背后,行業告別過去“暴利”時代已形成基本共識。風電行業可謂是“洗盡鉛華”,或成為未來價值投資的“洼地”。
相關年報透露出的信息也從側面詮釋上述說法。就政策層面來看,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是,國家發改委今年初已明確表態將適時調整風電上網標桿電價,主基調是下調。
對此,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歷來政策刺激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大抓手就是價格杠桿。對于風電行業來說,下調上網電價應看作是一個積極信號,而并非是對風電未來發展的限制。“下調電價至少可以說明這個行業開始進入產業化正軌。”
而從企業層面,該分析師認為,相比光伏企業,風電企業的投資價值相對凸顯。目前光伏行業邁入企穩回暖的初期,一些公司逐步扭虧。但兩個行業的企業目前的處境十分不同。“光伏企業目前仍處于盈利模式模糊期,居高不下的存貨致使許多制造業企業紛紛赴下游開發電站。這盡管暫時能消化制造業的過剩產能,但其中長期蘊含的風險會逐漸顯現。而風電制造業企業的業績則是靠充裕產品訂單來支撐。”
上述可再生能源學會專家則認為,在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風電行業起步較早,產業規模發展帶動的市場效應相比其他行業更明顯,商業模式更清晰,企業成長性脈絡也更易被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