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記者走進位于東港經濟開發區的丹東豐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機聲隆隆,鋼花飛濺,繁忙的勞動景象讓人感到陣陣暖意:3600噸的鍛壓機正在進行后期調試,4500mm輾環機正在安裝護欄。“雖然還沒有正式投產,但已與國內廠家簽訂意向訂單1.6億元,在法國馬賽舉行的歐洲風電展覽會上,我們還成功獲得國外意向訂單1000萬歐元。現在,我們就連安裝調試期間生產的法蘭毛坯子也已全部售出。 ”隨行的辦公室主任范貴成滿臉喜悅。
近年來,一路攀升的油價使全球遭遇能源“寒流”,發展清潔能源大勢所趨。風能作為清潔高效能源被普遍看好,但風力發電的巨大潛力導致全球風力發電設備零部件的短缺,尤其在國內,風電零部件絕大部分依賴進口。 2008年6月,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經濟低潮期,“豐能”認準風電裝備制造的行業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危為機,決定開工建廠,建成我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的風電大型環件、鍛件生產基地,替代同類進口產品,叫響“中國造”。
2009年3月10日,豐能第一條生產線安裝調試完畢,包括3600噸自由鍛壓機、4500mm輾環機以及加熱爐、熱處理爐等重型設備一次性點火成功。由于生產加工工藝和裝備全部引自國外,照常理,安裝這樣一條重工業生產線至少要兩年時間。而“豐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在黃海岸邊矗立起了橫跨63米、縱跨260米、高20米的廠房,并成功完成試生產。奇跡,得益于丹東市、東港市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使企業邊施工、安裝,邊辦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