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濰坊安丘城頂山風電項目施工與文物遺址保護“一個不能少”。(伍振 曹戰鋒 攝)
他們還做到施工與文物遺址保護兩不誤。城頂山上有段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齊長城遺址,為了保護珍貴文物,施工中,他們三次改變施工道路路線,繞道100多米,雖然增加了工作量和投入,卻使齊長城遺址“安然無恙”。工程質量和進度、環保、社會責任“一個不能少”,受到業主和地方政府“點贊”。
雖說他們承攬的11個風電項目都是幾千萬的小項目,但是項目部卻向“精益化管理”要“效益”,筑牢防虧“堤壩”。物資采購“斤斤計較”:鋼材一改以“噸”為單位的常規做法,以“根”記;商業混凝土摒棄以車計量,以實際澆筑方量來統計;項目施工“精打細算”:鋼筋下料時優化布局,采用雙面焊接,縮短搭接長度,既保證了質量,又杜絕了浪費;在今年混凝土澆筑高峰期,為了保證運輸車輛通行,項目部人人參與修路,大大節省了臨時用工;一些電纜管安裝、箱變百葉窗安裝等附屬工程,員工自己干,極大地降低了成本。“精益化管理”不僅實現了滾動發展,而且無一虧損,社會、經濟效益“并蒂花開”春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