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海上風電專場論壇專家發言
7月2日,在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海上風電專場論壇上,海上風電領域最讓人關注的四大問題展開討論。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整理現場內容如下:下面介紹的是張開華先生,他是上海東海風力發電廠副總經理。他非常精通業務,通過考察學習和管理,成為上海第一批高級風電管理人員,他的經驗也值得我們大家好好挖掘。
【張開華】:第一個問題是我認為海上風電的電價是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素,當然其中也不缺乏海上風電面臨很多的風險,科技才是海上風電長治久安的翅膀。第三個是包括地方的財政補貼,我們整個行業很多的設計、制造、施工方方面面的標準,由這三個構成海上產業發展的牽引。
現在電價我們的海上風電發展是重中之重,我們可以看到今年6月5號國家專門發布了海上風電8.5毛的電價。我覺得由于電價已經落地,相比原來北京指標的6毛到7毛,似乎海上風電春天到了,有這種想法的可能會有問題,這個電價是我們千呼萬喚使出來,但絕對不意味著海上風電又一春,我們要持審慎的態度。
今天許多人對電價解讀了。我的解讀第一這個電價的實現是到17年,按照工程的建設,一連核準,兩年施工至少10年,所以從6月5號文件發布到現在,只有現在已經做好準備的基本符合條件的已經走了三分之一路程是可以立馬成為下一步穩定科學的海上風電電價基礎。
第二同時也對我們前一階段特許全招標中標而沒有開工的項目進行了維持,明確對它的電價就低不就高。我們要珍惜國家終于下達了臨時電價,所以我們所有進入這個籠子的小白鼠要認認真真,切切實實把我們06年年底之前的試驗項目做好,為國家海上風電長期穩定科學的電價做出我們必要的準確的答案。
只有電價合理我們這個產業才有可能做到有序的發展。但是這個問題我說完之后,還想說因為我們前段時間關于電價是高,還是低專門有爭論,我個人感覺電價出1元可能有問題,出到6到7毛結果證明也不行,所以放三年做海上風電廠的探索,為我們穩定科學的電價發展政策是良策之舉。
第二個海上風電畢竟是高危產業,目前我們的認知還比較低,我感覺海上風電產業目前處于初級階段,我們不像對于有些東西的處理一樣,完成在初級階段就把它置身在市場經濟的氛圍下讓它自生自滅,海上風電整個產業鏈要把它當多是出生的孩子,既生又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