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華銳風電目前的回購方案明顯是一種“散戶優先”的方式,這種方式也顯示了“11華銳01”很有可能走到違約的地步;對于50萬元以上的方案,目前的方案可能就是違約方案,到今年年底的債務兌付率可能會很低。
企業經營積重難返
三年之前的2011年,華銳風電以90元/股的價格登陸上交所,總市值一度高達904.59億元;也就是在這一年年底,為了置換銀行貸款、改善融資結構、補充運營資金,華銳風電發行了26億元的“11華銳01”和2億元的“11華銳02”。
但成功上市風光過后,華銳風電開始連年巨虧;在過去的18個月內,這家公司三次更換了董事長,但該公司業績仍是積重難返;到了2014年5月初,華銳風電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因此被上交所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今年以來,風電行業整體回暖,但華銳風電的業績頹勢難以挽回。
記者梳理了幾家主要風電企業的業績情況,發現金風科技[-0.25% 資金 研報]、川潤股份[2.03% 資金 研報]、吉鑫科技[2.21% 資金 研報]、華儀電氣[0.69% 資金 研報]等多家上市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都因為風能業務的增長而業績大幅增長,華銳風電營業收入雖然也同比增長了47.72%,達到20.51億元,但貨款回收、機組質保、市場拓展、融資等重點工作2014年上半年的完成情況都低于預期,因此主營業務扭虧為盈的目標難以實現。
中信建投的行業分析師認為,從基本面角度觀察,風電行業的基本面有所改善,行業景氣度的提升有助于降低企業的風險,但華銳風電在2014年上半年沒有新中標的訂單,而且手中訂單的執行和回款都受到了資金約束的困擾。
該分析師指出,從賬面現金角度觀察,華銳風電截至2014年6月底的貨幣資金14.86億元,不足以應付2014年12月26日的公司債回售,年底回售會給公司帶來集中支付的巨大壓力。
但從債務負擔角度觀察,華銳風電的銀行貸款已經全部償還,剛性支付壓力主要集中于應付票據和應付債券;雖然應付票據規模高達15億元,但考慮應收票據敞口較大,短期內償還壓力不大;因此,債務負擔主要集中在“11華銳01”的回購壓力上。
從償債來源角度觀察,華銳風電經營性現金流和投資現金流在2014年上半年雖然已經轉正,但絕對值較小,對于緩解償債壓力貢獻度有限;因此,“11華銳01”能否回售成功主要依賴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而應收賬款集中于國有電力公司的風電子公司,催收成功可能性較高。
從外部支持角度觀察,華銳風電綜合授信額度已達30億元,但續貸出現困難甚至被抽貸,未來獲得銀行貸款可能性較小,償債如果出現障礙,需要依賴國有股東的支持,但股權分散加大了協調的難度。
該分析師表示,“回售仍然存在不確定性,要視銷售回款和應收賬款的催收情況而定。”
而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華銳風電的應收賬款余額為105.10億元,已經累計計提壞賬準備15.83億元,應收賬款賬面凈值剩下89.27億元;回款的困難勢必會讓華銳風電的資金緊張雪上加霜。
華銳風電也表示,“資金問題已經成為公司當前經營中面臨的最嚴峻的困難,正在導致公司的經營風險不斷加大”;“如果今年下半年銷售回款情況仍不能出現明顯改觀,則公司將面臨資金枯竭的風險”。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華銳風電資金出現枯竭,并且依舊虧損,將有可能在年底面臨退市;若要保殼,即實現良好的流動性以及業績扭虧,恐怕就剩下出售資產這一條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