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16日,2014全國風電后市場專題研討會在廣東珠海召開,來自全國各地180個單位的35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由于參會人數遠超預期,主辦方緊急聯系了幾家酒店才將全國各地奔赴參會的人員安頓完畢。經歷幾年低谷之后,顯然連主辦方都沒有預料到會場會如此火爆。但這對風電業界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作為行業資深人士,本次會議主辦方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祁和生的感慨或許能代表老風電人的心聲,“雖然會議現場來了這么多人,但我的心情卻并不高興。”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已接近1億kW,累計并網8299萬kW,投運機組近7萬臺,投運風電場數量超過1500個。按照目前的風電規劃,未來幾年,我國風能產業都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從2014年到2020年,預計每年平均裝機容量都會在1800萬kW左右。這意味著,每年國內市場將至少再增加1萬臺風電機組。
曾有資料顯示,2007年和2008年兩年間,我國風電場建設受到國產設備交貨不按時、不配套的影響,機組調試時間長,調出來的機組通不過運行考核,風機和項目不能按時投產等困擾,投入運行的機組曾多次出現質量和技術故障,如葉片斷裂、主軸問題、軸承問題、齒輪箱故障、電機故障等。如今,這些風機大都過了質保期,也暴露出故障率過高等問題。這直接導致了風電運維市場的異軍突起。
目前來看,風電運維市場涵蓋了風電機組運行狀態監測、風電場智能化管理、關鍵部件維修維護、備品備件管理、機組潤滑、機組退役與改造、風電防雷、風電金融與保險等課題和方向。其目的在于提升風電機組全生命周期運行質量,提高風電場經濟效益,促進行業良性發展。“近年來,風電開發商特別是五大發電集團正在逐步轉變觀念,盲目追求規模擴張的勢頭有所收斂,變得更加重視項目的開發和經營效益。”在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理事長楊校生看來,由于風電存量資產越來越大,再加上整體效益還有下降趨勢,開發商會越來越重視風電場的管理,運行維護將得到加強。不僅如此,開發商也會越來越重視風電設備的性能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