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投資的風電項目并網發電。這是中國發電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第一個風電項目,并首次實現了自主開發、自主建設、自主運營。對于中國新能源企業走向海外市場的這一成果,11月18日,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安大略省代表處商務參贊宋毅軍表示:“像龍源投資加拿大風電這樣的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是長期的資本密集型投資,項目的成功需要認證、法律、金融和其他諸多領域專業的高水平服務和配合。”
宋毅軍是在北美最大的標準制定機構之一CSA集團、加中貿易理事會及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共同舉辦的“為未來構建高效價值鏈”主題研討會上做上述表述的。
據悉,中國新能源企業海外布局仍面臨諸多挑戰和困難,尤其容易受輸入國的法律規范、技術檢測標準甚至是政治環境的影響。以新能源產品出口北美為例,北美國家對消費品和工業產品實施了嚴格的監管制度,如果達不到一定的能效標準就很難進入,即便是進入北美市場也會受到相關懲罰。
因此,國內生產商對國際測試和認證機構有著更高的依賴性。所以,出口之前,相關產品必須經歷強制測試和認證過程,以處理復雜的貿易障礙,從而來降低出口風險。
CSA集團中國及香港副總裁蔣毅在研討會上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已成為北美地區重要的貿易伙伴,未來,雙方的貿易規模將繼續增長。CSA集團將繼續發揮在標準發展、產品測試和認證方面的技術知識和專業優勢,為中國企業進軍北美及全球市場提供創新、高效以及多元化的本地服務。”
蔣毅告訴記者,中國的新能源產品仍保持著穩固的出口量,但依然受到貿易壁壘的威脅。
當前,我國新能源產業的規模和發展速度已居世界前列。未來,中國出口要實現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轉型之路,第三方檢測認證行業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此,蔣毅建議,企業要有針對性地開發某一市場需要的產品,在研發階段就應該有認證機構進入,這樣不但有利于增強產品的針對性,還能縮短認證過程,節省時間。
中國已成為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根據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的個人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2013年兩國雙邊貿易總額超過732億加元,占加拿大全球貿易總額的7.7%。北美是中國家電、日常家庭用品、天然氣、電纜和防爆產品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據悉,CSA集團將近1/3的全球總投資金額投入到了中國市場,并在上海、廣州和昆山建立了實驗室,針對包括歐洲、北美在內的全球市場,提供全面的產品和認證服務。
其實,CSA同中國企業的合作已很廣泛。比如,今年3月,CSA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儲能系統頒發了全球首個CSA認證,從而使得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家通過CSA北美認證的企業。CSA集團頒發的認證將有利于推動比亞迪新能源儲能產品進一步打開全球市場,尤其是北美市場。
在風電方面,CSA 集團有著 30 多年的風力發電系統標準的開發經驗,為制造商提供測試、認證服務及標準解決方案,擁有CSA標志可證明風機產品已通過測試與認證,符合加拿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