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寒冷的北風吹走了連日的霧霾,久違的藍天和清新的空氣讓人舒暢。
藍天白云不僅僅要靠風,更在于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清潔能源的利用更是重中之重。
作為老工業城市、資源消耗大市,淄博早已開始謀求轉型,試圖讓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給城市發展提供動力、人民生活帶來保障的同時,降低生態負擔,留下藍天碧水。
經過多年規劃、布局、建設,如今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已經逐漸進入淄博電網,走進千家萬戶和工廠企業,為淄博的“節能減排”戰役提供有力幫助。
風能和太陽能利用,淄博在哪些地方走在了前列,還遇到了什么難題?它們對每一個普通市民到底有何影響?連日來,本報記者前往淄川、博山、沂源和淄博中心城區等新能源利用現場實地調查,期望它們能趕走霧霾,留下藍天。記者 常萍
風電并網時間表確定
還有不到一個月,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淄博薛家峪、岳陽山風電場將全部投入運行,實現并網發電。至此,風機將不再空轉,山中清風將變成源源不斷的電能,輸送到全國各地,推動著淄博的新能源發展又向前邁了一大步。無疑,淄博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11月27日,沿著湖南路一路向南,過了博山區八陡鎮一處玻璃廠,遠遠地就可以看到巨大的風機矗立在山上。順著略有些崎嶇的山路,記者到了中廣核位于博山八陡鎮的升壓站。
從2012年項目核準,2013年3月開始施工,到11月17日博山岳陽山風電場的五個風機實現并網發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好在淄博風電并網的時間表已經確定,2015年前中廣核的風電將實現全部并網。
“兩個項目風機年等效滿負荷運行小時數達1874.4小時,供電量(上網)可達一億八千六百萬度,與同容量燃煤發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6.46萬噸。”中廣核位于淄博風電項目的項目經理藍天告訴記者,風能發電不但可以節約標準煤,還可以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61.53噸,一氧化碳硫排放量19.04噸……而藍天所描述的場景將隨著項目全部投入運行而從一組抽象數字變成現實。
南部山區存“富礦” 吸引多個項目
風能為何花落南部山區,答案在于這里所蘊藏的豐富風能資源。淄博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氣候,魯中山區有著豐富的風能資源,成為吸引企業選址淄博發展風能發電的基礎。
“經過測風,最終確定這里適合進行風力發電。選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沒有風不行,風太大了也不行。還要結合氣象數據進行分析。”藍天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