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為落實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做好海上風電發展工作,根據《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結合沿海地區風能資源、項目前期工作進展和海上風電價格政策,國家能源局編制了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
海上風電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是推動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是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加快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對于促進沿海地區治理大氣霧霾、調整能源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認為,除海上風能外,總體風電板塊均有望受益于政策紅利,在成本和盈利預期多重博弈下,市場會自發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風電板塊未來轉型和盈利仍有空間。
A股風電相關個股:金風科技(002202,股吧),華儀電氣(600290,股吧),天順風能(002531,股吧),泰勝風能(300129,股吧)等。
金風科技:
公司是國內最大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制造商之一,公司在整機制造與銷售的基礎上,拓展了風電技術服務和風電場開發與銷售的盈利模式。08年通過收購德國VENSYS能源股份公司70%的股權,使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具備完全自主研發設計能力和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整機制造商。2011年,公司國內新增裝機容量為3600MW,市場份額為20.4%,排名第一,國外新增裝機容量為111MW。2012年度,2.5MW機型實現銷售收入16.44億元;1.5MW實現銷售收入79.52億元。2013年,公司國內外新增裝機容量全球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0.3%,國內新增裝機容量為3750.25MW,市場份額為23.30%,連續三年排名國內第一。截止2014年6月30日,公司風電場項目累計裝機容量1844.5MW,其中權益裝機容量1422.45MW;在建風電場項目累計裝機容量451MW,其中權益裝機容量446.05MW。
天順風能:
公司為國內領先的風塔專業生產商,主營產品為1.5MW及以上功率風機的風塔,是Vestas、GE等全球大型風電整機廠商和國內領先的風電投資商的風塔供貨商,是國內同時獲得Vestas和GE全球風塔合格供應商資格的唯一一家公司,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在行業內均位居前列。同時公司是正宗的海上風電概念股:
公司以募集資金67567.70萬元投資3兆瓦及以上海上風電塔架建設項目,實際生產的海上風塔的產品規格、種類、數量一般根據客戶提出的技術要求而定,初定3MW海上風塔、5MW海上風塔為代表產品來計算產能,達產后,將新增100套3MW海上風塔、70套5MW海上風塔產能,預計正常年營業收入11.23億元,凈利潤13152.60萬元(截止2013年6月末投資進度41.52%)。以7725萬元投資2.5兆瓦及以上風電塔架技改項目,達產后,將新增50套2.5MW及以上功率風塔產能,預計正常年營業收入1億元,凈利潤1451.44萬元(截止2013年末投資進度69.78%,2013年實現的效益1071.8萬元)。
泰勝風能:
公司是國內最早專業生產風機塔架的公司之一,主營業務覆蓋風力發電設備、鋼結構、化工設備制造安裝、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風力發電設備、輔件、零件銷售等,是國內風機塔架行業品牌效應、配套技術能力及綜合經營實力最強勁的公司之一。
2013年12月,公司出資2550萬元,竇建榮出資2450萬元,同比例向藍島海工增資共計5000萬元,藍島海工注冊資本增加至3.5億元。2013年8月,藍島海工51%股權收購完成。2013年6月,股東大會同意將“3~10MW 級海上風能裝備制造技改”及“3~5MW 重型風力發電機組配套塔架制造技術改造”合并實施,合并后實施方式變更為以1.98億元原募投項目資金收購藍島海工51%股權,并經過必要的技術改造,推進“3-10MW 級海上風機塔架重型裝備制造項目”的實施。藍島海工截至2012年末評估值為33041.01萬元,2012年度營業收入2224.13萬元,凈利潤-1017.30萬元。轉讓方承諾藍島海工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000萬元、2000萬元、4000萬元、6000萬元,若未能實現則進行現金或股權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