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國家電網公司在北京宣布,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以下簡稱“浙北-福州工程”)正式投運。這項工程自2013年3月獲得核準以來,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實現了建成投運。
這是浙江境內投運的第三個特高壓工程,浙江電網也由此成為我國首個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省級電網。但這能給浙江人帶來什么?記者昨天從國網浙江電力了解到,工程投運后可將福建富余的水電和核電送到浙江,實現了“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
浙江境內設三個落點
把福建富余的電迎進來
過去一到夏天和冬天,浙江人就開始發愁用電的事,工廠企業用電緊張,老百姓家里也不輕松。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福建電網豐水期有富余的水電資源,但苦于福建與浙江電網之間的聯系薄弱,這些多出來的電很難送過來“解渴”。
浙北-福州工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工程投運后將提高浙江與福建聯網輸電能力。預計2015年福建電網將出現電力盈余400~1000萬千瓦,而浙北-福州工程的近期輸電能力達680萬千瓦,遠期輸電能力可提高到1050萬千瓦以上。
這是什么概念?今年夏天浙江電網統調最高負荷達5770多萬千瓦,也就是說如果條件允許,福建可以“借”給浙江的電,相當于夏天用電最緊張時的約十分之一。
記者了解到,工程在浙江設三個落點,分別是湖州安吉、金華蘭溪和麗水蓮都,可供電蕭山、紹興、金華、溫州等錢塘江以南的主要負荷中心,浙江自南到北的多個城市都能分享到這條特高壓送來的電。
“其實之前兩條特高壓建成投運后,今年夏天冬天浙江就已經不缺電了。”國網浙江電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特高壓落戶浙江,越來越充裕的電力資源可以送進來,萬一出現緊急事故或某幾條線路需要檢修時,全省的電力供應依然能得到保障。”
四條特高壓規模初備
迎接遠方來的清潔電
除了這次投運的浙北-福州工程之外,浙江早前也已經投運了兩條特高壓,分別是2013年9月25日投運的皖電東送淮南-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落點在湖州安吉;2014年7月3日投運的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落點在金華武義。另外,浙江還有一條靈州-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剛剛在上個月正式開工。
以這四條特高壓為基礎,浙江成為了全國首個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省級電網,根本扭轉了浙江能源和電力供應短缺的局面。根據測算,等這四個工程全部投運后,可為浙江增加供電能力約2500萬千瓦,是現有受電能力的3倍。
特高壓迎來的,是遠方來的電,同時還是清潔的電。未來浙江規劃大型煤電新建項目規模將逐步縮減,周邊省份支援浙江的能力也將逐步減少,浙江迫切需要通過特高壓電網,接收西北、西南等特大型能源基地的電力。
“一條溪浙特高壓直流線路,可從四川直接運來800萬千瓦的清潔水電,這相當于三到四個蘭溪火電廠的發電總量。”國網浙江電力發展策劃部有關負責人這樣換算。
“兩交兩直”建成投運后,浙江電網將能有效承接西南水電、西北風電和太陽能等綠色能源,大幅降低浙江化石能源消費比例。根據浙江特高壓電網供電能力和規劃建設的可再生能源情況分析,浙江未來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880萬噸、二氧化硫4.9萬噸、煙塵1.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