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污染治理、電力改革、簡政放權、混合所有制改革、核電重啟、中亞輸氣管線、兩交一直特高壓……伴隨著一個個熟悉的能源名詞,2014年悄然翻篇。無論是傳統能源向“綠色”的艱難轉身,還是新能源的井噴式爆發,這一年對于中國能源行業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從宏大抽象的改革升級、產業布局到老百姓喜聞樂見的“11連跌”,能源行業為我們呈現了一臺異彩紛呈的年度大戲。
五光十色的表象背后是能源與經濟社會、國際關系、地緣政治的復雜糾結。這一年,世界經濟復蘇疲弱,發達經濟體除美國外仍深陷泥潭,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呈現常態化。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也呈現常態化,能源消費強度持續降低,傳統化石能源的日子過得并不舒坦。同時,2014年也是非化石能源深度復蘇的一年。光伏扶持政策“井噴”,海上風電首次定價,核電項目重啟……為能源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希望。
“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的謀劃之年,2015年,能源領域的總基調仍將是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改變,將成為這一年的關鍵詞。
煤炭之變,是量與質的一降一升。一方面是對煤炭消費總量的控制,一方面是對煤炭清潔高效的利用,越來越多的黑色的煤炭將在這一年實現綠色開發、綠色利用。對于煎熬在市場苦海中的煤炭企業來說,2015年將是更為殘酷的大浪淘沙的一年。在歷經兩年多的整體下滑后,煤炭企業逐漸放棄了對“市場回暖”的幻想,在外部經濟的常態化低增長、煤炭產能的持續過剩的擠壓下,底子厚、實力強、變革及時、體制創新的企業方能挺過洗禮,并將在此基礎上獲得更大的市場,新一輪整合即將拉開大幕。
電油氣之變,是堅冰的消融乃至打破。該由競爭主導的領域將逐步放開,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2015年,備受社會期待的電改將迎來再次起航。放開發電計劃,放開電價,允許民資成立售電公司,目前電網企業依靠買電、賣電獲取購銷差價收入的盈利模式有望發生或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率先從電油氣開始的能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入,踏出產權開放和產業開放的并行雙路。或許一年之內改革無法一舉破除積弊多年的壟斷,打造出“多家買、多家賣”的充分市場競爭,真正讓市場決定能源價格,但改革航程已經啟動,方向已定,這讓我們有理由守望并堅信能源壟斷堅冰的消融和打破。
非化石能源之變,是新生力量的星火燎原。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2014年末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為新一年清潔能源發展劃出新跑道。被寄予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大氣污染的非化石能源將在2015年迎來大跨步發展,消費比重將提高到11.4%,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雙雙達歷史最高。快速建設中的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也將為清潔能源的輸送和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2015年,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對于能源行業來說,新常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將倒逼行業的脫胎換骨,改革的日漸深化將賦予行業新的活力。2015年伊始,讓我們一起期待來自能源行業的變革與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