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銀萬國證券(香港)聯席董事王雅媛表示,風電板塊有機會是今年其中一個復蘇確定性最高的板塊之一。她并不能預測今年中國風力情況,但去年風速特別低卻是一個事實。在去年基數特別低的情況下,今年風速改善將是一件大概念事件。
市場一直擔心調整風電標桿上網電價,上星期發改委終于正式發出通知,將第Ⅰ、Ⅱ、Ⅲ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下調二分錢,分別為0.49、0.52、0.56元(人民幣‧下同)/千瓦時,第Ⅳ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維持現行每千瓦0.61元不變。風電價格調整適用于今年1月1日以后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以及今年前核準于2016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風電項目。
發改委調整風電標桿上網電價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過往五年風電場的建筑成本大幅下跌,二是風電標桿上網電價一直大幅高于火電標桿上網電價,達三成以上,三是國家能源局之前提出在2020年前把風電及火電標桿上網電價劃一,逐步下調風電上網電價是無可避免。
調整上網電價消息一出,很多風電股股價大漲,主因是此前市場普遍預期,風電度電價平均降幅在三至四分錢,而且降價時間會在今年下半年之后。惟消息一出,無論降價幅度及時間都比預期中優勝。這絕對是各大風電發力廠跟發改委及國家能源局博弈后的結果。
去年,中央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的目標為18GW,但最后卻只能達到14GW。她認為,不達標的成因除了是因去年風速特別低外,發電廠故意拖慢新產進度,增加談判籌碼亦可能是原因之一。
根據“十二五“”規劃,國家能源局定下了2015年底內完成111GW。現離今年年底時間尚余不多,迫使國家能源局及發改委需在完成裝機容量目標任務及調電價幅度之間作出取舍。結果,電廠成功迫使他們在調價幅度上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