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風電上網受限,占全年發電總量三分之一的風電能源白白流失,一面是烏市范圍內新建小區冬季取暖缺少熱源……面對如此兩難境地,自治區人大代表馬銳亞˙哈布都拉提出建議,將棄風限電用于供熱項目的建設,從而將“兩難”變為“雙贏”。
“所謂‘棄風’,就是指風機處于正常運轉情況下,由于當地電網接納能力不足、風電場建設工期不匹配和風電不穩定等問題,被迫停止發電的現象。”馬銳亞˙哈布都拉說,由于不能滿負荷生產,“棄風限電”造成資源白白浪費。
據了解,烏市達坂城區作為“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范縣”之一,一直著力推動以風能、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發展,尤其近幾年,大力推進風能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目前,該區風電裝機并網容量達到135萬千瓦,風電項目總規模已達405萬千瓦,并啟動了千萬千瓦級工程和新能源產業園區規劃。
但受制于風電上網配額有限,目前該區年累計發電量約為20萬兆瓦/小時,年累計限電量約為6萬兆瓦/小時,限電率約22.4%。
而隨著達坂城區更多風電項目建成并網發電,“棄風”情況將進一步顯現,不僅造成風電落地困難、資源利用率降低,還無法惠及當地民生。
“一邊是風電上網的限制,一邊又是推進使用清潔能源的要求。”馬銳亞-哈布都拉說,按照自治區“氣化新疆”工程總體目標,全疆已有75個縣市區和85個鄉鎮用上了天然氣,惠及236萬戶居民,而達坂城區作為首府的“東大門”,西氣東輸油氣管一二三線橫穿區境,但至今未享受到西氣東輸工程建設帶來的“福氣”,成為烏市七區一縣中惟一沒有通天然氣的城區。同時,按照藍天工程的要求,2012年起烏市不再新建燃煤鍋爐,達坂城區新建的西部歌城、安居富民小區、公租房等民生項目因沒有熱源無法入住。
2014年12月30日,烏市委十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提到,“充分利用棄電在達坂城區和烏魯木齊縣示范推廣供熱項目建設。”這讓馬銳亞-哈布都拉和達坂城區的老百姓們看到了希望。
目前,達坂城區已啟動棄風應用研究,力爭作為棄風集中供熱試點在烏市范圍內示范推廣。
馬銳亞˙哈布都拉進一步提出建議,希望自治區出臺關于充分利用風棄電供熱項目建設的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參與,在立項實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達坂城區相關優惠。
“這樣不僅有利于加快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形成帶動示范效應,也能切實解決好老百姓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問題。”馬銳亞-哈布都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