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能源消費同比只增長2.2%左右,全國用電也只增長3.8%。這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最低增幅。
最近3年,我國全社會用電總量平均也只增長5.6%,用能消費增幅也連續3年降到4%以下,平均只有3.3%。這大幅低于《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預期的8%和4.3%的平均水平。大幅低于經濟增長率的能源消費增長率,說明我國單位產出能耗在持續降低,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在持續提高。也明白無誤地說明,隨著我國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能源需求和消費也呈現新常態。
誠如中央經濟工作會所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當然也是我國能源發展的大邏輯。能源行業必須認識新常態,能源發展必須適應新常態,乃至引領新常態。
過去很長時期,我們都適應了能源消費年均6%以上和電力消費10%以上的高速增長。現在,我們必須認識到并適應能源消費年均3%左右甚至以下、電力消費5%左右甚至以下的中速增長。
最新的數據顯示,去年在全國用電量只增長3.8%的情況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卻超過1億千瓦,增幅達8.7%。誠然,這里面有大量利用率天然不高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但是,新增火電設備容量仍接近5000萬千瓦,增幅達5.9%。結果導致全國火電設備和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分別大幅降至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部分設備閑置浪費,這是否值得警惕并有加強引導調整的必要?又比如,《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預期“十二五”末(也就是今年)全社會用電量達到6.15萬億千瓦時,安排電力裝機容量年均增長9.0%,到2015年達到14.9億千瓦。實際上,今年全國用電量基本不可能超過6萬億千瓦時(這需要8.6%的用電增幅),電力裝機也將在14.5億千瓦左右。“十三五”規劃在即,這是否需要我們對經濟和能源發展規律有更深入全面的研究、認識和準備?電力之外,國內煤炭生產消費均史無前例出現下降,國際上油價超乎尋常大幅下跌,非常規油氣的價值發現和新能源技術的普遍進步,也毫無疑問構成我國經濟運行新常態和能源消費發展新常態的重要內容。
怎樣適應新常態和引領新常態?準確理解和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關鍵。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時指出,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能源行業必須從發展方式上作出重大轉變,更加注重結構調整、節能環保和提高效率效益。能源發展必須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能源結構更加優化,使傳統能源的清潔利用和清潔可再生能源、新興能源發展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要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
新常態呼喚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回應、適應并必將引領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