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深圳電改試點方案,未來三年每千瓦時輸配電價將下降1分多錢,按2015年至2017年深圳供電局公司預測的銷售電量計算,未來三年電網收益累計減少24億元之多。
想象一下,買電就像買大白菜一樣,在交易市場里,什么賣家都有,有發電企業自產自銷的,有批發的中間商,還有電網外的服務商們,甚至于小到有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小區里居民互為買家和賣家,買賣雙方可以討價還價,甚至可以拍桌子瞪眼,電網企業在這過程中的唯一職責就是將電安全可靠地從賣家送到買家,這是不是很美妙的事情?
這正是新電改方案“放開兩頭,監管中間”等關鍵要義的一個理想化場景,也正是上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到深圳市發改委和深圳電網企業此刻在忙的事兒。即由發改委價格司牽頭的輸配電價改革選擇深圳市為落地點,人們好奇,這會否成為刺向多年電力心臟痼疾的一把尖刀?
這次行動超乎以往的迅速,還真有點“深圳速度”的感覺,從選擇深圳為試點到批復新輸配電價只用了短短兩個多月,在這段時間里,深圳發改委等幾個參與部門的人員甚至為此而夜不能寐,他們在用以電網資產為基礎對輸配電收入、成本和價格全方位核算的全新方法,試圖讓電網企業從統購統銷的電力交易主體變身為只收“過網費“的輸配電服務商。
無可非議,這是幾乎停滯了十二年的電力體制改革道路上的一次大膽嘗試。“深圳試點是肯定要全國鋪開的,這就是要打開電網壟斷的缺口,這個過程中,隨時遇到問題隨時解決。”原電監會副主席邵秉仁告訴經濟觀察報。
破局
據測算,按照深圳電改的試點方案,未來三年每千瓦時輸配電價將下降1分多錢。1分錢看似不起眼,然而,按2015年至2017年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預測的銷售電量計算,未來三年電網收益累計減少24億元之多。
當一位國電集團的領導深感“深圳試點背后的中央改革意愿強烈“之時,再次當上電改先鋒的深圳已經在醞釀新做法。2月5日,有位接近深圳電改核心工作的業內權威消息人士對經濟觀察報透露,在深圳供電局之外,現在深圳已經有權威人士在組織一到兩個新的售電機構,新售電公司不屬于南方電網公司。“站在風口,豬都可以飛起來”,這在多年“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電力市場也同樣適用嗎?這次的電改之風能否吹起后續一大批的新售電公司如今講來為時尚早。不過新售電公司如果組建確實是電力市場的一個新生事物。
不過正在關注漩渦中的深圳市發改委卻對這次電改有點欲說還休,“都在盯著深圳下步怎么走,可是這次是國家發改委和廣東省發改委一竿子插到底的改革,我們只是按照上邊決策在權限內執行罷了。”一位深圳市發改委價格處人士說。
而另一個更是在關注漩渦中心的主角,便是南方電網公司以及旗下的深圳市供電局,作為被“開刀“的對象在外界看來他們似乎表現出了積極主動的高姿態。
自去年起,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趙建國及其他高層就在會議、論壇等多個公開場合主動強調,公司將全力配合國家深入改革。
從南方電網的表述和外界訊息來看,南方電網確實為深圳電改做了不少工作。
早在2013年初,南方電網董事長趙建國就找到廣東省發改委和國家發改委,向他們提出以深圳作為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意見,并且通過細致分析、周密研究,提出了電網投資監管、成本約束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完善性建議,認真配合國家發改委、廣東省發改委做好第一個監管周期定價參數核定。
在深圳試點確定后,南方電網還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推進深圳市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實施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加強宣貫,確保深圳市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于2015年順利實施。
有意思的是,在剛過去不久的2015年新年致辭里,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稱2014年是跨越發展的一年,而南方電網董事長趙建國則稱2014年是轉型發展的一年,不同的僅僅兩個字,或折射了兩大電網企業過去一年戰略側重點的不同。
不得不說的是,深圳作為改革試點,目前取得的最大成效便是,按照新的規則,將深圳供電局的輸配電價重新核定出來,深圳電網將成為只收“過網費”的輸配電服務商,雖然這種模式在西方多國來說已非新事。
深圳試點在做的其實就是朝著新電改方案中“放開兩頭,監管中間”的方向一步步走。
從去年11月4日開啟到今年1月15日,短短兩個多月,輸配電成本和投資等的數據是深圳市供電局提供,由深圳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深圳經信委和深圳市供電局等幾方共同核算輸配電成本和收入,國家發改委批復了深圳市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首個監管周期電網輸配電準許收入和輸配電價。即2015-2017年深圳市電網輸配電價水平分別為每千瓦時0.1435元、0.1433元和0.1428元,比2014年的每千瓦時0.1558元下降1分多錢。
1分錢看似不起眼,然而,2015年至2017年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預測的銷售電量分別為778.45億千瓦時、811.02億千瓦時和846.71億千瓦時,未來三年電網收益累計減少24億元之多。
一度為了緊跟經濟一路狂飆的“深圳速度”,就一個市來說,深圳電網建設投資在南方電網南方五省的整個投資盤子中比例頗大,去年南方電網預計投資額度在846億元,深圳電網就40億元,不過深圳電網乃至南方電網以后的投資將遭受一定程度壓縮。
這次輸配電成本核算過程中,深圳電網2015年新增投資將降至38億元以下,不過此前幾年深圳電網的新增投資額度也在遞減,從2011年的51億元減至2014年的40億元。
不僅電網盈利模式發生根本性變化,而且政府以電網資產為基礎對輸配電收入、成本和價格全方位全程直接監管,在原電監會副主席邵秉仁看來,這一次深圳試點為全國鋪開開了個好頭。
深圳被列為電改試點后,蒙西緊跟其后,有業內專家推斷稱,電改全國鋪開的順序應該是深圳、蒙西、南方電網、國家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