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道治霾——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姜耀東:首要解決“體制霧霾”
實事求是地講,并不是煤炭導致霧霾,而是煤炭的粗放利用才是導致霧霾的主要原因之一。減少霧霾成因,應當將分散燃燒的煤炭盡可能改為集中燃燒,提高煤炭發電的比重,特別是應當大力發展大容量、高參數的燃煤火電機組。這些措施各方面已經形成共識,國家也制定了相關政策,但由于體制原因,落實中并不順利。發電用煤約占煤炭消費的50%。大機組的煤耗和污染處理能力都優于小機組,大機組甚至可以達到近零排放。由此可見,不合理的體制是經濟粗放發展、煤炭能源粗放利用的重要原因。
盡管有頁巖氣、可燃冰等非常規能源出現,目前煤炭仍然是最廉價、最安全的能源。基于資源稟賦的原因,未來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現在的關鍵不是“革煤炭的命”、“去煤化”,而是如何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建議在國家層面,把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與發展清潔能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曹湘洪:車油路統籌 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車、油、路三個方面,要理性、客觀地分析成因。一方面,不能否認油品質量是造成空氣中污染物增多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的煉油企業應該加快升級步伐,向市場提供更加清潔的油品。目前,正在醞釀國六標準的制定,力爭在2020年左右使汽柴油質量全面達到國外先進水平,徹底消除指標上的差異。
另一方面,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要在“車”和“路”上采取措施。雖然油品在全國范圍內已推廣國四標準,但在“車”方面卻沒有隨之跟上。2013年中國機動車達到國四及以上標準的汽車僅占10.1%,國三標準的汽車占51.5%,國二標準的汽車占15.7%,國一標準的汽車占14.9%。其余7.8%的汽車還達不到國一標準;在道路方面,堵車時,由于汽油在發動機中燃燒不充分,這時污染物的排放要比正常行駛的情況下高6倍。面對這些情況,加快推進機動車污染綜合防治,需要加強“車、油、路”的統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原副所長孫建方:大力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
治理霧霾的關鍵措施之一是削減化石能源用量,重用清潔能源。建議,大力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將西部地區的風電、水電大量輸往中東部地區。
“由于跨區輸電通道建設滯后,一方面西部清潔能源大量棄用,另一方面霧霾嚴重的京津冀、長三角,2013年火電裝機1.3億千瓦、1.5億千瓦,分別占全國的15%和17%,單位國土面積火電裝機分別為西北地區的13倍、26倍。“十二五”以來,東中部核準在建煤電4880萬千瓦。這些燃煤電廠建成后,東中部每年電煤消耗增加20%左右,空氣質量繼續惡化,生態環境不堪重負。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長徐亮:領導干部帶頭綠色出行
目前造成霧霾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汽車尾氣。去年11月APEC會議期間停駛了近一半的機動車,藍天白云天氣明顯增加。這表明,少開車對預防霧霾十分重要。
現在我國仍在走西方國家發展的老路,剛剛富裕不久的國人熱衷于買車、開車,包括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的領導也是這樣。這和西方國家的情形完全相反。在荷蘭、芬蘭、德國等歐洲國家,人們崇尚綠色環保出行,騎自行車上下班成為時尚。這些國家修建了大量自行車道,機動車主動給自行車讓路。
如果大家也都這樣做,形成“少開車、不開車”的風氣,霧霾天就會少很多。在中國,領導干部的行為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只要他們帶頭倡導綠色出行,整個社會都會效仿。